國慶中秋雙節來臨,購票進入高峰期,搶票候補已成常態。每到這樣的節點,社交平臺會冒出一批別樣的“乘務員”,他們身著鐵路工作人員制服,以火車站或車廂為背景,面向鏡頭提供一串數字口令,手把手教你買低價票。(詳見《第三方搶票軟件冒充乘務員營銷 12306重申候補購票通過官方渠道》)這類視頻表面好似為旅客提供購票捷徑,實則暗藏著引流的套路。
盜用鐵路職業形象的行為,超出正常營銷范疇。視頻前半段先客套寒暄,聲稱“從業三十年乘務員悄悄告訴你,搶票高峰期無需候補即可低價買票”。后半段則引導用戶跳轉至某出行軟件,搜索特定指令享受所謂“超低折扣”,無形中將用戶引向第三方搶票平臺。鐵路制服與車站場景代表著鐵路部門的公信力,被用作引流的工具,損害了專業形象。不少網友在評論區吐槽,原以為是官方宣傳,看到最后才發現是引流廣告。
此類營銷視頻不止于角色扮演,所宣稱的“超級優惠”往往真假混雜。通過實測發現,部分平臺實際操作價格反而更高。以青島站至濟南站票價162元的G6902次列車為例,通過引流視頻在同程旅行小程序搜索口令領取優惠后,購買過程中先后三次彈出“出行保障”“退改即賠”“延誤即賠”等付費選項,即便未選擇任何額外服務,最終支付時系統仍自動添加了價值27元的“優享購票套餐”,票價從162元升至187元。若想獲得26元返現,還需在訂酒店、接送站、租車服務中任選一項完成,未完成則無法享受返現。
還有部分購票平臺操作涉嫌虛假宣傳。在智行小程序搜索口令后,頁面雖標注“9.8折起”“9.7折起”,但實際支付價格與12306官方一致。這些所謂“折扣”實為12306原有優惠,平臺卻刻意突出“折扣”字樣,制造優惠假象。在攜程旅行App輸入口令后,首頁顯示“6折購票優惠”,但并非適用所有線路,平臺使用技術手段匯總了12306原有的6折以內優惠車票。“支付立減”同樣附帶捆綁條件,若想享受8元優惠,需開通“信用付”,或同意“下單后15天內預訂酒店”的條款,否則仍按原價購票。
這些模糊宣傳、復雜套路以及“先享優惠、后補任務”的隱含條件,看似提供了優惠,實則擠占官方購票平臺的資源。“先畫餅后縮水”的營銷手段,不僅侵犯旅客知情權,讓消費者在不知情中浪費時間與精力,更打破了公平有序的購票環境,給本就緊張的節假日購票添了堵。
面對社交平臺的“購票秘籍”,鐵路部門早已多次提醒:擦亮眼睛,認準官方。12306提供的候補功能是唯一官方免費的替補渠道,票源有優先級高于任何第三方平臺。車票售罄時,將購票需求交由官方系統,無需支付額外費用,遠比相信所謂“內部渠道”更加可靠。
治理第三方搶票軟件亂象需要多措并舉。短視頻平臺、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應強化內容審核,對冒充鐵路工作人員、虛假宣傳的引流視頻及時下架;監管部門須加大執法力度,對存在引流等行為的第三方軟件依法依規懲處,督促第三方購票平臺規范運營。更重要的是,旅客自身要提高防范意識,主動抵制“付費搶票”“內部渠道”等不實宣傳,不下載、不使用非官方搶票軟件,避免成為引流的棋子。
小小的車票承載著佳節歸家的心愿,在國慶中秋這樣的團圓時刻,安全公平的購票環境是順利回家的首要保障。別讓引流的第三方搶票軟件“套路”,擾亂了期盼已久的假期出行路。
信網評論員 王熠冉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