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暑期托管,如何托得安管得好(民生一線)
多地網友反映,一些家長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圖書館,中午給孩子點一份外賣,下班后再來接。一些年齡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嘩吵鬧,相互追逐,影響了圖書館的正常秩序。
放暑假后,許多家長要上班或外出務工,孩子無人照看怎么辦?暑期托管的痛點如何解決?公共設施的正常運行如何保障?有的地方利用校內資源和社區場所開展多種形式的托管服務,有的地方細化公共設施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分擔家長的照管負擔,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記者在山東、重慶、湖南等地進行了采訪。
校內托管
以看護為主,提供自主閱讀、藝體活動等服務
“注意膝蓋微屈,落地時腳尖先著地,然后迅速過渡到全腳掌……”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青島育新小學體育館里,參加暑期托管跑酷課程的學生們,輕盈地跨越障礙、敏捷地攀爬跳越。7月7日至8月29日,青島開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暑期校內托管服務工作,“一校一案”,每兩周為一期,共4期,學生家長自愿報名。
暑期校內托管以學校為主體力量,有137所學校開設服務,1012名教師參與;以社會力量為補充,開發32個社會服務點,875名其他部門(單位)社會人員參與支持;吸引第三方參與,60所學校引入第三方機構。約1.3萬名有托管需求的學生將得到滿足。
托管服務以看護為主,由學?;蛏鐣C構提供自主閱讀、藝體活動、科學教育、實踐活動等服務,不得組織線上授課、加班補課、講授新課、學業測試等。
“學校托管班有好多同學,老師還會帶我們做很多有趣的事情。”青島育新小學二年級一班學生王瑞馨在老師指導下制作了一杯夏日果飲。“還可以玩跑酷、捏彩泥,去操場做游戲,在圖書角看書。”她說。
青島育新小學校長孫健介紹,該校打造了為期8周的暑期托管活動,以美術、跑酷等課程為主,每周五組織學生外出研學。每期參與人數三四十人。
“孩子養成了良好作息習慣,還交到了新朋友。這樣的暑期托管,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青島育新小學一年級二班學生胡書冉的家長胡宇說。
校內托管,如何收費?青島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公益普惠原則,學校可適當收取托管服務費用,收費標準不超過每人每天24元(不含午餐費),用于參與托管服務教職工或志愿者的補貼發放。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則免收服務費用。
孫健期待,更多有教育相關資質的社會志愿者參與,充分發揮他們的專長優勢,幫助孩子們拓展知識視野、提升綜合能力。
公益托管
依托社區點位,優先保障困境兒童、留守兒童
早上8點,重慶市萬州區雙河口街道一碗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傳來瑯瑯讀書聲。暑期愛心托管班里,十幾張彩色小桌圍成半圓,學生們在聲情并茂地朗誦詩歌。今年暑期,由10家單位共同打造的公益托管服務在萬州鋪開。
15個托管點位從城區青少年宮延伸到鄉鎮街黨群服務中心,自6月30日至8月29日累計開展托管服務100余期,將惠及3000余名6至12歲少年兒童,優先保障孤兒、留守兒童、困難家庭子女等特殊群體。
“公益托管除午餐費用外,其余全免費,辦班經費主要來自團重慶市委配備的假期托管專項經費、團萬州區委青少年事業發展資金和區委社工部投入。”共青團萬州區委主要負責人倪婧介紹。
針對暑期留守兒童學業輔導難題,共青團萬州區委聯合重慶三峽學院等高校,選拔8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派駐到各個托管點位,每個點位至少配備3名大學生志愿者,含1名師范類專業大學生志愿者。
9點半,萬州區陳家壩街道陳家壩社區,留守兒童淼淼正和大學生志愿者龍雨核對數學作業。龍雨來自重慶三峽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是社區暑期愛心托管點班主任。“能幫助孩子們我非常有成就感,參加活動還能增加志愿時長,每天還有補貼。”龍雨說。
托管班采用“基礎+特色”雙軌課程體系:必修課包括作業輔導、課外閱讀、安全自護等;選修課依托本地文化資源開展,在青少年宮提供非遺團扇設計、用電安全科學實驗等實操課程。各托管點位根據需求,點單上課。
記者發現,公益托管受到家長歡迎,不過有些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
師資缺口問題突出。“師資力量主要是大學生志愿者和社區工作人員,缺乏心理輔導、非遺傳承等專業課老師。”倪婧說。
對此,萬州正積極構建專業師資庫長效機制,面向社會吸納退休教師、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專業人才。“我們建立了點單式服務機制,每周收集家長需求并及時響應。”倪婧說。
場地利用也有提升空間。現有托管點主要設在黨群服務中心和青少年宮,活動空間相對有限,區內多所中小學校處于閑置狀態。“我們正與教育部門協商,計劃在城區部分小學試點開放校園場地,這樣既能盤活資源,還能依托場地設置特色課程。”倪婧說。
公共設施托管
細化管理,維護好公共秩序
湖南省衡陽市圖書館新館2022年開放,設施完備、環境舒適,吸引了不少人前來閱讀消暑。7月中旬,每天有將近100名兒童在沒有家長看護的情況下,被單獨留在館內。
衡陽市圖書館館長鄧松濤介紹,圖書館的每日到館人數為五六千人,大約六成是孩子。家長把孩子送到圖書館,是對他們的信任。通過呼吁,一些家長也意識到,把年齡尚小的孩子隨意放到圖書館,可能會影響其他讀者的體驗,因此加大了對孩子的管教力度。圖書館也采取了針對性措施,如加強宣傳教育,在大屏幕上展示大聲喧嘩、追逐打鬧等不文明行為。
衡陽市圖書館副館長胡從啟介紹,圖書館進行了更細致的分區管理,兒童區、青少年區和成人區分隔開,還專門開辟了一個隔音較好的玻璃房,供孩子們讀書和開展手工活動。記者采訪時,一些讀者反饋,圖書館采取措施后,閱讀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住在附近的家長溫玉瓊,每次都全程陪伴自己12歲的孩子。她希望圖書館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進行分流,志愿者舉牌加強文明宣導。家長如果實在有事不能陪伴孩子,要叮囑孩子文明守規,并在圖書館登記聯系方式,出現緊急情況時方便聯系。
為解決暑期托管難題,衡陽市啟動志愿服務項目,7月21日至8月31日,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新就業群體子女活動。在新就業群體相對集中的區域,如大型工業園區周邊、快遞和外賣站點密集的城區地段等,設立集中托管點,以村(社區)活動中心、“婦女兒童之家”等為主要場所。在距離集中托管點較遠的鄉村地區,以村為單位,利用村活動室、農家書屋等設立分散托管點。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