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起,青島正式實施二手房及租賃房源信息發布新機制,所有出售或出租的存量房通過“房源碼”核驗方可對外發布,無論是房產中介、租賃企業,還是產權人自行發布房源,都必須先取得房源碼。這一政策使房產交易更加透明,大幅提升了交易安全性。
部分房產中介發布虛假房源引流一直飽受詬病,其中一種慣用的套路為“釣魚房源”。中介會在網上發布根本不存在的房源,價格比市場價低30%至40%,等到聯系中介,說要看房,中介會說這套房子剛剛已經賣掉,帶購房者去看其他房源,事實上最初的低價房子就沒有存在過。另一種常見套路為“移花接木”,使用其他房子裝修的圖片或樣板間的圖片套到老破小房子上,等實地看房時再以房東不在家等借口搪塞,介紹其他房源。
在此過程中,一旦購房者聯系了中介,中介便獲得了購房者的預算、區域、戶型等明確需求。即使發現被騙,中介也會極力推薦其他房源,此時購房者已經從“陌生人”變成了“潛在客戶”,進入提前布置好的陷阱。
如此一來,購房者沒有買到也沒有看到自己心儀的房源,個人信息還有被售賣泄露風險,即便沒有成交,也可能長期遭到其他中介推銷騷擾。“釣魚房源”的核心是虛假宣傳和誘導性營銷,中介利用信息不對稱,憑空捏造出一個極具誘惑力的低價好房,其目的不是成交這套房產,而是以此為誘餌來吸引潛在客戶。此類行為違反了誠信交易原則,容易透支中介行業整體信任度,當消費者普遍認為“中介的話不可信”“網上房源都是假的”時,一些正規、誠信經營的中介也會被牽連,整個行業的聲譽和公信力會因此下降,最終造成沒有贏家的惡性競爭環境。
近年來,為整治售房、租房市場環境,國家及各地方出臺多項規定、辦法,維護購房者、租房者權益。今年7月16日,國務院公布《住房租賃條例》,并明確自9月15日起施行,發布虛假或誤導性房源信息的,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青島出臺的《關于推行存量房房源信息發布和房源碼核驗工作的通知》于9月15日正式施行。新政策的核心在于引入“一房一碼”制度,每一套待售或待租的存量房屋都將擁有唯一的房源核驗碼,只有獲得房源核驗碼后,方可在相關線下門店、網站等不同渠道發布房源信息。購房者和租房者可分別在“青島市存量房屋交易監管服務平臺”“青島市住房租賃市場公共服務系統”上查詢房源碼真實性,確保房源為真實委托、真實產權、真實價格和真實圖片,為廣大購房者和租房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市場環境。
強制性的“房源碼”核驗,從源頭上杜絕了根本不存在的虛假房源,消費者也不會再被“低價好房”誘餌欺騙,大大降低被騙和踩坑風險。新規定讓以往依靠發布假房源引流的中介失去生存土壤,市場競爭將從“比誰更會騙”回歸到“比誰服務好、比誰專業強”的健康軌道,促進行業洗牌,逐步修復行業形象和聲譽。
新平臺上線后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面對,當前因系統上線時間短,可選擇的房源信息數量并不多,可見仍有市民對此政策不了解,在接下來工作中需加強推廣和引導,吸引激勵大量的個人房東和中介機構主動、及時地將房源錄入官方平臺。平臺數據動態更新的及時性值得重點關注,確保平臺信息與市場實際情況同步更新,加強技術管理,避免中介通過更新時間差等理由鉆空子。
信網評論員 孫寶震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