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青島已推出暖“新”舉措160余項,開展關愛活動800余場次,涵蓋權益維護、住房保障、技能提升等多方面。各區市也結合本地實際,推出了“友好商圈”建設、青年夜校等具體措施。但需要認識到,這些措施多數仍停留在福利供給層面,尚未觸及勞動關系的結構性改革。8400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撐起城市煙火,卻長期困在“勞動關系模糊、社會保障不足、就業前景不明”等地帶。青島用160項暖“新”舉措撕開一道口子,然而真正的考題是:如何把“暖心驛站”升級為“制度護欄”?
新就業群體面臨的不僅是“休息難、吃飯難”等表面問題,更是深層次的制度性困境。勞動關系認定難是核心問題——多數平臺通過協議設計將勞動關系轉化為民事合作,規避用人單位法定義務,導致勞動者陷入維權困境。這時,法治保障才是權益保護的堅實后盾。今年6月,青島市北區公布首批法律服務站點,動員區內律師事務所,由專業律師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和訴訟費用折扣。組織專業律師團隊每周固定兩個半天時間,在全區27個服務站點坐班服務,累計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1200余人次。法律咨詢服務值得肯定,但個體勞動者面對大型平臺時仍處于絕對弱勢地位,需要更強有力的集體談判機制和監管干預。
社會保障不足也是突出問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時間長、強度大,難以享受正常休息休假。由于勞動關系模糊、流動性強等特點,許多人未被納入現有社保體系,參保率較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遭遇疾病、工傷等風險時,獲得社會保障不足,自身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相對較大。針對這一問題,2024年1月,青島在全國率先實施“補充工傷保險”與“傷養服務”相結合的新型工傷保障制度,有效期3年。解決新就業群體“保不上”問題,切實降低了其職業風險,職業傷害保險則對無勞動關系的職業人群實現全覆蓋。這一創新舉措取得良好效果,但仍需持續優化。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勞動爭議司法解釋,重申了參加社會保險的法律強制性,統一了司法裁量標準。與此同時,平臺企業也在積極行動,淘寶閃購和餓了么陸續發布一系列與外賣配送員相關的舉措:先是宣布全體騎手升級為“城市騎士”,全面升級騎士保障、激勵、關懷和發展體系;緊接著,阿里和螞蟻旗下多個品牌共同加碼獎勵騎士的愛心善舉,支持遭遇危困的騎士家庭。這些變化表明,當政策與市場同頻共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將獲得更好的保障和發展空間。
誠然,我們也要看到,現行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就業形態發展需要,目前對于新就業形態發展的支持力度仍顯不足,政策效力還相對有限。當時社會背景與當前數字經濟時代相比有著天壤之別,特別是在勞動用工市場化的廣度和深度、勞動用工模式的靈活性等方面有很大區別?,F行法律滯后于實踐發展,對一些涉及新就業形態的重要法律概念、權利義務關系等尚未明確,難以有效回應新就業形態發展帶來的諸多挑戰。新就業形態工作時間靈活、入職門檻低的特點,雖然激發了勞動積極性,但也影響了勞動質量的提升。由于缺乏系統的職業培訓和技能提升通道,勞動者難以獲得長期發展能力。
發展賦能的路徑探索應該提上日程。今年,《青島市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若干措施》應運而生,提出建立零工市場與綜合服務站,以應對就業供需關系的動態變化。同時,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提升就業服務的精細化水平,讓求職者與崗位之間的匹配更加精準化。此外,要強化關愛服務保障,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公共就業服務范圍,加強職業培訓,開設免費職業培訓課程,提高職業技能,提供更穩定的發展空間。以青島邀請他們做社區“平安合伙人”為例,下一步,如何把“城市騎士”轉化為基層治理的“流動網格員”,需要更長效的激勵與晉升通道。
“暖心驛站”可以遮風擋雨,“制度護欄”才能托底一生。這需要政府、平臺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構建一個權利明確、保障有力、發展可期的制度環境,讓新就業群體真正成為城市發展的受益者和共享者。只有當每個勞動者都能享有尊嚴生活和全面發展機會,城市才能真正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的幸福家園。
信網評論員 秦璐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