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9月12日訊 今年6月26日,小米汽車發布了新車YU7。根據小米官方發布的信息,發售1小時內大定的數量突破289000臺,18小時內鎖車超過240000臺。李先生是在YU7開售37秒后成功下單,1分28秒后支付了定金。根據小米汽車“先鎖單先排期”的銷售規則,李先生為了盡早提車,在沒有被告知交付時間的情況下就鎖了單。在鎖單之后,他通過小米汽車App看到車輛的交付時間直接排到了明年。此時,李先生若想退車取消訂單,就意味著5000元定金打水漂了。有律師認為,汽車的交付時間是影響消費者做出購買決定的重要因素,小米汽車并沒有保障好消費者的知情權,在這一情況下簽了合同、交了定金,消費者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主張撤銷合同。
“卡點”搶訂小米YU7提車要等明年
小米YU7很搶手,李先生是有心理準備的,所以在6月26日小米YU7發售當晚,他早早就拿著手機預備好了搶訂。6月26日晚10點37秒,李先生的訂單創建成功,此時距離小米YU7正式發售只過了37秒。當晚10點1分28秒的時候,李先生就向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5000元定金。“我定車的時候頁面上沒有交付時間,但是之前官方宣傳的是預計首批車8月初交付。”李先生想,自己拼手速“卡點”定車,即便不能是第一批小米YU7車主,等待時間也不會太長。
根據小米汽車的發售規則,客戶交了定金后還有一個鎖單的步驟,鎖單后即便在猶豫期內,定金也不再退還。而車輛的生產排期是根據鎖單時間確定,也就是說想要早提車就得早鎖單。
“我應該是交完錢就鎖單了,因為想著能早提車。結果過了3天,我在小米汽車App里看到我的車預計在31-34周之后交付,算下來得等到明年2月份,時間太久了,耽誤我用車了。”李先生坦言,自己鎖單時只想著盡快提車,而且感覺自己下單的速度挺快,完全沒想到要等那么長時間。如今,如果自己想要退車,5000元定金就要打水漂,“按照小米的規則,鎖單之后不能更改配置,也不能退款。”
“搶訂”時消費者看不到交車時間
根據小米汽車官方微博信息,6月26日小米YU7發售當天,1小時的時間大定突破289000臺,開售18小時鎖單突破240000臺。與此同時,小米汽車新車的產能問題也備受消費者關注,不僅像李先生一樣卡點搶購的車主遇到了等待期長的問題,還有一些想要購買新車的消費者在下單前就被提醒等待時間超過一年。
根據小米汽車發布的信息,小米YU7發布后的7月和8月,小米汽車全系產品的月交付數量超過30000臺,這些交付的新車里不僅有上市不久的YU7系列,還有其他車輛的訂單。在社交平臺上,一位自稱是在小米汽車青島交付中心工作的用戶記錄了這段時間新車到店的數量,根據這位用戶的回復,到8月底還在交付客戶開售當晚搶購的新車。
李先生認為,車輛的交付時間是影響消費者購車決定的重要因素,這種超長的等待期已經超過了一般消費者的判斷和預計,對消費者來說,等于是在沒有完全被告知車輛信息的情況下交了定金,“就連雷軍在直播的時候都說YU7的鎖單量超過了想象,更何況我們普通消費者。”
信網在小米汽車App上進行了嘗試,目前不需要付款鎖單就能看到車輛排期,小米汽車的客服表示在6月26日新車剛發售時,因為下單人數多,確實無法顯示交付時間。面對李先生提出退定金的要求,客服稱目前沒有相關方案,但會由其他同事聯系客戶溝通。
同時,信網在社交平臺搜索發現,有用戶已就退定金的問題起訴了小米汽車,目前立案申請已通過材料初審。
律師認為小米汽車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汽車從簽合同下單到提車,究竟要多久?青島一家4S店的銷售人員介紹行業內沒有統一的交付時間,客戶下單時4S店大多都會通過系統查詢到車輛的下線時間,或者看其他門店是否有可以調貨的車輛,“只要客戶不是要定很少見的顏色和內飾,等車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像小米這樣要等上一年的確實沒見過。”
北京市京師(青島)律師事務所曹嚴龍律師認為,車輛的交付時間是影響消費者做出購買決定的重要影響因素,小米汽車在消費者支付定金時沒有告知交付時間,實際上是沒有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出購買決定,可以視為對合同有重大誤解,“像李先生這種情況,雖然他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主張解除合同并退還定金,但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具體分析雙方的責任,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小米公司存在違約行為。”
青島市網絡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AI調解員表示,小米汽車沒有告知消費者交車時間的行為可能構成延遲履行債務或者其他違約行為。如果消費者認為這一行為影響到了合同目的的時間,有權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要求解除合同并退還定金,建議消費者收集相關憑證,與小米汽車進行溝通或者訴訟。(李如藝)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