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信號新聞10月16日訊 “就像童年珍藏的糖果被一鍋端走”,這個十一假期,支付寶螞蟻莊園的資深玩家們體會了一把“數字資產一夜蒸發”的滋味。一項承諾“不會過期”的飼料任務正式下線,玩家們積攢數年、高達數萬克的虛擬飼料瞬間清零,支付寶僅給“討說法”的用戶11元“誠意金”作為補償。此舉不僅未能平息眾怒,反而激起了用戶對平臺信用與游戲初心的廣泛質疑。
不會“過期”的飼料“失效”了 支付寶玩家“天塌了”
“支付寶你是在侮辱我嗎?”“天塌了,我的小雞飼料”“支付寶,你越來越玩不起了。”十一假期以來,諸如此類的聲音在多個社交平臺不斷涌現。發言者多是支付寶旗下一款養成系日常公益小游戲——螞蟻莊園的資深玩家,也被稱為“好雞友”。事件的起因是,10月1日,螞蟻莊園下線了一項“一起領小雞飼料”的任務,該任務原本允許玩家繞開小雞飼料袋1800克的容量上限,持續積累“勞動成果”,并且任務發布頁面上也有“獎勵不會失效”的承諾。
許多玩家將其視為每日必做的打卡項目,有人甚至積攢下數萬至數十萬克的“虛擬余糧”。而今,這些飼料隨任務下線被統一清除,引發玩家不滿。
大額飼料需要攢上幾年
從這部分玩家曬出的截圖和發表的帖文可以看到,支付寶的“強行平倉”讓他們感到自己“損失”慘重。
一個游戲道具而已,又換不來錢,為什么“雞友們”這么在意?玩家陳先生(化名)向信號新聞介紹,這個與好友一起拿飼料的任務,每天可以把飼料發給五個好友,如果好友領取了,自己也可以得到180克飼料。理論上每天最多可以通過這個任務拿到900克飼料,但完成這個目標并不容易,同玩這款游戲的好友數量有限,同一好友規定期限內也不能重復贈送,很多朋友嫌麻煩不愿意領,他還要微信提醒,甚至反復說服。“我用了差不多三四年才攢下來89000克,卻一下被清零!”陳先生說,自己的心情“就像小時候家長給的糖不舍得吃,藏起來想哪天吃個夠,或者拿出來在朋友面前顯擺一下,突然有一天想吃了,卻發現糖被別人一鍋端了!”
更令陳先生感到被“侮辱”的是,支付寶拒絕“歸還”飼料,只給了他11元“誠意金”作為補償,在他看來,這個處理方式就像“偷糖的人在振振有詞,不就吃你幾顆糖嘛!”
“不過期”和“將失效”同框 支付寶踩中用戶怒點
信號新聞了解到,支付寶取消此游戲任務并非“突然襲擊”,相關公告2個月之前就已發布。但也有網友指出,該公告必須點擊相應按鍵才會出現,且喂飽一個小雞一次用不了多少飼料,除非及時發現公告,并且把更長時間放在投喂小雞上,否則把攢到較高數量的飼料短時間內消耗掉,難度不小。
一些較早看到公告的玩家分享稱,自己經常熬夜喂雞,有時間還要投喂親友的小雞,但攢下的飼料最后也沒喂完。
讓玩家氣憤的地方在于,螞蟻莊園“一起領小雞飼料”任務下線公告的內容,與該任務發布時獎勵不會過期的承諾是沖突的,一些玩家發出的截圖里,同時出現了“獎勵不會過期”和“獎勵將會失效”的字樣。
對于這種明顯自相矛盾的做法,一些螞蟻莊園玩家表示了失望,在他們看來,螞蟻莊園宣揚的是公益主題,飼料喂雞,小雞下蛋,捐蛋做公益,他們玩這個游戲做了善事卻被明著“欺負”。
還有網友講了自己在國外留學顧不上喂雞,小雞由爸爸幫喂幾年的故事,有網友對此評論說,這個游戲曾經是親情寄托,卻因為一點道具讓人少了許多溫暖。
虛擬財產是否具備真實價值?律師:平臺或構成違約
那么,點兩下就能獲得的道具到底有沒有價值?信號新聞在閑魚等平臺看到,有網友提供螞蟻莊園有償代喂雞服務,價格從每月3元到10元不等。而很多玩家反映,他們的飼料攢了數年。
為了印證此事,信號新聞先以用戶名義撥打支付寶客服電話,對方只是不斷重復相關飼料清零是因為任務下線,對任務為何下線,以及為何在有承諾的情況下強行清零飼料并未作出解釋。但也明確表示,不能恢復相關數據。
信號新聞隨后撥打支付寶總部電話,接線人員表示會有專門人員決定是否、何時以及如何答復相關問題,截止發稿前,信號新聞并未收到支付寶專門人員答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近年來的一些案例,如游戲裝備被盜偷竊者被追刑責、游戲下線致游戲道具滅失平臺被判賠償等,也都體現了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的精神。
那么螞蟻莊園這次任務取消、相關飼料清零的操作,游戲玩家可否索賠?獲得補償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北京浩天律師事務所單正國律師告訴信號新聞,盡管支付寶方面做到了提前告知,但告知內容中的“即將失效”并未和用戶協商一致,并與更早告知的“不會過期”形成沖突,事實上構成了失信和違約,玩家可以此為依據,要求平臺方恢復數據或做出補償。如果選擇貨幣補償,則需要對損失的具體價值進行評估。(魏建華)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