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信號新聞10月16日訊 一個催促您確認“醫療補貼”的電話,一條帶有“最后時限”的短信,一個看似便捷的藍色鏈接——這一切精心設計的環節,最終指向的卻并非福利,而是一份需要付費的保險購買頁面。近日,市民王先生就遭遇了這樣一場以“補貼”為誘餌的營銷迷局,點開鏈接后發現并不是確認醫療補貼款,而是水滴保與太平洋保險聯合推出的“藍海一生百萬醫療險”購買頁面。對此,太平洋保險確認藍海一生百萬醫療險是其公司產品,水滴保是代銷機構。
接到“醫療補貼款確認”電話 打開短信鏈接卻是付費購買保險
10月6日,王先生接到一通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略顯急促的女聲:“您的醫療補貼款已經下來了,怎么還沒有確認?這是給您醫療墊付報銷用的,再不確認的話,就要從您的賬戶上收走了。”這番話讓王先生滿心疑惑,自己從未聽說過所謂的“醫療補貼款”,也沒收到過相關通知。對方告知,只需打開短信里的藍色鏈接,填寫手機號和姓名,就能完成確認,補貼很快就能到賬使用。就在王先生準備查找短信鏈接時,對面補充道:“另外您看一下有沒有升級高端醫療報銷這個福利,費用只要兩毛錢,這是特批價格,只有極少數評分高的用戶才能拿到。”同時,對方不斷催促,“短信是有時效的,您得抓緊時間,過期就沒用了,升級的機會也只有一次。”話音剛落,不等王先生詢問,對面已經掛斷了電話。
通話結束后,王先生立即收到了一條短信,短信開頭標注著“有利保”,內容顯示“通知您幾次了,為避免重疾保障失效,請今日即時點擊鏈接”。王先生按照提示點開鏈接,發現眼前的頁面并非電話中所說的“補貼確認通道”,而是“水滴保”的界面,“沒有任何免費確認的選項,完全是在誘導購買保險。”察覺到不對的王先生立刻退出頁面,沒有填寫任何個人信息。
信號新聞實測:填手機號后遭水滴保頻繁催促填寫個人信息
根據王先生提供的短信內容,信號新聞點擊了其中附帶的鏈接,頁面直接跳轉到“水滴保險經紀”界面,清晰顯示“水滴保”“太平洋保險”的標識,頁面上方還用醒目大字標注著“最高報銷600萬醫療費”。下滑頁面后,投保須知處顯示該產品保費為1元,承保方為太平洋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名稱為“藍海一生百萬醫療險”。
在頁面中填寫手機號并點擊“點此完善”后,頁面跳轉至投保信息填寫頁面,需要輸入姓名及身份證號,信號新聞未再填寫即退出了頁面。十幾分鐘后,信號新聞接到了顯示為“水滴保”的座機電話,對方是水滴保一對一客服顧問的智能機器人,說“之前領取過一份免費保障,現在帶您去看一下電子保單”,對于只填寫手機號碼就能生成保單的情況,對方并未回答。隨后幾天,信號新聞每天都會收到來自水滴保的短信,內容均為催促填寫個人信息。
為核實情況,信號新聞聯系到該保險產品的承保方太平洋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確實推出了藍海一生百萬醫療險,且與水滴保存在合作關系,水滴保作為第三方保險銷售平臺,用戶可通過該平臺投保。如果擔心安全性,也可通過快手、支付寶等官方合作平臺購買。對于是否與“有利保”存在合作關系,該工作人員表示并不知情。
據悉,水滴保所屬公司為水滴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屬于保險經紀公司。信號新聞聯系到水滴保,客服人員介紹水滴保通常通過微信服務號、短視頻平臺直播、營銷人員電話推銷等渠道發布保險信息,且與多家保險公司合作,保險公司的產品會在水滴保平臺銷售。當被問及與“有利保”是否存在合作,以及“有利保”發送相關短信的情況,該客服表示“沒有聽說過‘有利保’,并不了解情況”,并建議用戶通過水滴保正規渠道購買保險。
“有利保”所屬企業信息難查
信號新聞查詢發現,“有利保”微信服務號的認證主體為廣州一馬當先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簡介標注有“提供專業、透明且實惠的保險方案”,但在企查查等平臺上無法查詢到該公司的聯系電話。
信號新聞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政務服務平臺電信網絡號資源使用和調整審批系統查詢獲悉,“有利保”發送給王先生的短信使用的號碼,由上海信一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企查查信息顯示,上海信一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通信運用服務的公司。信號新聞撥打該公司在企查查平臺預留的聯系電話,工作人員確認該號碼屬于該公司所有,公司會向其他平臺提供短信通道服務,對方會通過公司提供的號碼開展發送短信等業務。對于公司是否會對合作方使用號碼的用途進行監控,該工作人員表示并不了解相關情況,僅稱若后續確定合作方使用該號碼實施詐騙,公司可能會收回該號碼并終止合作。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會將信號新聞反映的情況進行反饋,并給出回復。截至發稿,信號新聞未收到任何回復。
多名網友反映類似情況 有的還遭遇詐騙
信號新聞在社交平臺查詢發現,與王先生有相似遭遇的網友不在少數。有網友發帖稱:“接到電話說我有個保險補助沒確認,讓趕緊確認,語氣特別著急,掛斷電話后立馬來了條短信”,該網友附上的短信內容顯示“您的城鄉醫療補助險未生效”“以免影響您正常享受報銷權益”。在該帖子的評論區,不少網友留言表示也接到過類似電話,并曬出收到的“有利保”短信,內容高度相似。更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糟心事:因點擊了短信中的保險推廣鏈接,系統默認勾選“同意投保”,并授權銀行卡自動扣款,導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生成了保險合同,每月都會自動扣除保費。最終該網友通過報警處理,才拿回被扣的保費。
信號新聞通過調查發現,保險公司會與水滴保等保險銷售第三方平臺合作,以“首月1元”為宣傳噱頭推廣保險產品,但據網友反映,此類產品的保費從第二個月起便會上漲,月繳保費金額可達幾十元甚至數百元。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僅僅是點擊了短信鏈接或不明頁面,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開通了保單并被扣費;還有部分用戶在點擊鏈接領取短信中提及的“補貼”時,不僅遭遇了詐騙,甚至出現銀行卡被盜刷的情況。
警方提醒:警惕“醫療補貼”類騙局
針對此類情況,杭州市公安局富陽分局曾發布過提醒,明確“看病就醫補貼金未認領”“需要完善醫保信息”“醫保補充服務”等類似短信或電話均為詐騙。警方強調,若收到此類短信或電話,切勿輕信,不要點擊短信中的鏈接,不隨意透露個人信息,特別是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碼、賬號密碼等敏感信息。
昆明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也發布過相關警示,指出內容為“您的城鄉醫療報銷服務已送到,請今日內處理”的短信,是在誘導用戶點擊短信附帶鏈接實施詐騙。不法分子往往打著“醫療補助”“醫療報銷”的幌子,通過偽造“補貼、補助金”等說辭,表現得“很緊急”,制造“焦慮”等方式造成用戶恐慌,誘導用戶點開鏈接并填寫個人信息。后續用戶很可能面臨個人隱私泄露、銀行賬戶資金被盜刷等風險,甚至可能被要求轉賬匯款,導致財產遭受損失。警方提醒,陌生鏈接不點擊、陌生電話不接聽、陌生短信不打開,如果需要了解醫保參保及醫療保障政策,以官方公布的信息為準。(顧青青 戴潔)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