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信號新聞10月14日訊 一輛價值108萬的保時捷新車,剛上路十幾天就出現了漏油的情況,淄博市民袁女士回憶起此事仍心有余悸。袁女士接受信號新聞(0532-80889431)采訪時表示,費勁將車拖到4S店后,她當場提出了退車要求,4S店既不正面回應退車事宜,也拒絕提供車輛的檢測報告與維修工單。更蹊蹺的是,車輛拖到4S店后,對應的系統賬號數據似乎被隱藏了,此前能正常查詢的車輛信息也消失不見。
108萬買保時捷新車 行駛過程汽油泄漏
今年9月8日,袁女士在濟南濟西保時捷中心4S店花費108萬元購買了一輛2025款保時捷Cayenne勁馳版。9月12日,在接到車輛到店通知后,袁女士前往4S店提走了這輛新車,并開回淄博。
然而,新車只開了12天便出現了問題。“9月24日我在接孩子放學回家途中,在車內聞到了濃烈的汽油味。”當時途經施工路段,袁女士起初誤以為是路上瀝青散發的氣味,加之車輛儀表盤未顯示任何報警提示與故障燈,她便繼續駕車回家,將車停入地下車庫。
下車后,袁女士在后車門處聞到了更強烈的汽油味,這讓她立刻警覺起來,趕忙帶著孩子遠離車輛。經查看發現,車底正不斷漏油,油管已出現開裂,“這相當于我開著一輛隨時可能因燃油泄漏引發自燃或爆炸的‘定時炸彈’,萬一行駛期間有煙頭掉到車下,后果不堪設想。”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袁女士仍心有余悸,“更讓人后怕的是,原本我計劃第二天開這輛車從山東去北京出差,要是沒發現漏油直接上了高速,真不敢想會面臨什么危險。”
拖車遇難題 4S店工作人員提出“硬拖”
發現問題后,袁女士第一時間聯系濟西保時捷中心4S店,安排到淄博來拖車。由于車輛停在地下車庫,需要用牽引車拖拽,且需要發動汽車掛空擋,拖車師傅擔心安全風險,不敢發動汽車。袁女士隨即咨詢售后,售后工作人員同樣表示不能發動汽車,4S店工作人員提出可以“硬拖”,這一方案被袁女士斷然拒絕,“拖車師傅也說,硬拖不僅會留下拖車痕跡,還會對四驅車輛造成嚴重損壞。”袁女士就“硬拖可能產生的損失由誰承擔”的問題向4S店詢問,對方并未作出明確答復。
因為次日要前往北京出差,袁女士擔心不斷漏油的車輛存在安全隱患,便聯系小區物業先將車輛進行保護,在車身周圍放置了三角帽及“禁止扔煙頭”等警示標志,家人也每隔幾個小時便去查看一次。直到10月1日袁女士出差結束,4S店安排維修人員將油管臨時接上,隨后將車拖到濟南濟西保時捷中心。
賬號數據全無 4S店拒絕提供檢測報告及維修工單
令人意外的是,車輛被拖到濟西保時捷中心當天,袁女士在自己手機的保時捷App中,再也查不到關于這輛車的任何信息。察覺到異常的袁女士第二天趕到4S店查看,發現車輛發動時屏幕上的系統信息也完全不顯示。面對這一情況,4S店工作人員僅以“信號不好”為由解釋,但經過三次啟動嘗試,仍無任何數據顯示。
此后,袁女士多次向4S店提出查看車輛檢測結果,工作人員始終未提供檢測報告與維修工單,只是口頭向袁女士解釋了檢測結果,“他們只說問題出在油管上,是油管的螺絲沒有接上,還說油管確實是質量不好,需要更換。”當袁女士提出退車要求時,4S店工作人員給出“國慶放假”“等廠家回復”等理由,未正面回應她的訴求。
“從始至終只有一個銷售和我溝通,售后經理包括總經理都未曾出面解釋。”4S店的敷衍態度,讓袁女士感到十分心寒,“太不負責任了,難道非得等到發生人身傷亡事故,他們才會重視嗎?”
信號新聞聯系到濟南濟西保時捷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將轉接專員進行回復。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北京京師(青島)律師事務所車秋峰律師評析,根據《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家用汽車產品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60日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之內,因質量問題出現燃油泄漏等情況,消費者可以憑借購車發票、三包憑證選擇更換家用汽車產品或者退車,因此袁女士提出的退車要求符合法律規定,屬于合理訴求。
對于維權方式,車律師表示,若4S店拒絕出具檢測報告,建議袁女士盡快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鑒定,現階段也可先聯系市場監管局或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等部門介入協調,若協調無法達成一致,可進一步通過訴訟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戴潔)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