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古樹管家”為城市守護“綠色鄉愁”
古樹名木承載著城市的特色風貌和歷史變遷。目前,全市共有1700余株古樹在“管家”的守護下,續寫島城的“綠色鄉愁”。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獲悉,近5年來,我市復壯690株古樹,建成8處古樹公園,這些地方成為市民休閑游憩的好去處。
市南區安徽路幼兒園內有一棵樹齡91年的楸木古樹,從1953年安徽路幼兒園建園時,便陪伴孩子們成長,至今已有72年。幼兒園園長隋吉敏表示:“孩子們在古樹下過家家、寫生,春去秋來,大樹和我們分享快樂也見證成長。”
與市南區安徽路幼兒園一墻之隔的小紅樓美術館院內有一株百年銀杏,當下樹葉變成黃色,整棵樹像一把巨大的、綴滿金片的傘。銀杏樹進入最佳賞葉期,引來市民游客紛紛前來打卡拍照。
據市南區城市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市南區掛牌古樹100多棵,其中銀杏、雪松、柏樹、玉蘭較多,樹齡最長是銀杏樹已達300多年。市南區古樹名木分布較為集中,約六成集中在中國海洋大學魚山路校區內。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近年來城管部門常態化開展古樹名木執法保護活動,以務實舉措為島城市民守好這份寶貴的綠色財富和美好回憶。2025年以來,我市綜合行政執法部門重點加強濱海區域、歷史城區、城市公園等古樹名木集中區域執法檢查,嚴查在古樹名木上釘拴刻畫、懸掛物品、擅自砍伐或遷移等損害古樹名木違法行為,為古樹名木生長安全建起執法保護“屏障”。
與此同時,城市管理部門與園林部門加強協作配合,聯動共守綠色財富。市城市管理局將全市1700余棵古樹名木錄入青島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執法人員可通過手機端即時查看古樹名木地圖分布和有關信息。同時,定期與行業主管部門和屬地管理單位協同配合,暢通信息共享、聯防聯查、抄告移送等協作機制,督促古樹名木養護單位落實養護責任,及時發現、快速查處損害古樹名木和占綠毀綠違法行為。
保護古樹名木、愛護身邊綠化,需要執法部門的嚴格執法,需要園林部門的精心養護、精細管理,更需要廣大市民朋友的參與、支持和監督。今年以來,我市開展220余場次普法宣傳和現場座談,挖掘闡釋古樹名木承載的歷史文化內涵,普及古樹名木保護知識和法律法規,推動護綠宣傳“微課堂”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市民愛綠護綠文明理念不斷提升。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陳小川 攝影報道)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