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6把到49把 老馬的鑰匙串更沉了
全國“最美基層民警”、“中國好人”青島楷模……近年來,青島早報記者見證了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興隆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馬懷龍的一次次榮譽加身,也跟隨他的腳步走進社區的大街小巷,被他的堅持和奉獻所打動。他手中的每一把鑰匙,都是關于愛與陪伴的故事。“我是一名警察,看不得群眾有難處。”從警17年來,馬懷龍心里始終燃燒著一團火,滿腔熱忱地守護著轄區居民。憑著真心和愛心,馬懷龍越來越受到群眾的信任,更多群眾把馬懷龍當作家人,甚至把鑰匙交給他,方便他隨時登門看望。就這樣,他慢慢“攢”起了46把鑰匙。今年重陽節過后,馬懷龍的鑰匙串添新成員,他已收到了第49把鑰匙。
第49把鑰匙
把骨折老人當“好姐姐”
今年,馬懷龍的鑰匙串上又多了3把新鑰匙。重陽節過后,馬懷龍收到了第49把鑰匙。“興隆路社區71歲獨居老人王守芬行動不便缺乏照料,需要人幫助。”馬懷龍說,因為他幫扶的一位老人住在王守芬老人樓上,他也時常去看望王守芬老人,給老人買些用的、吃的。日前,他得知王守芬小腿摔骨折了,無法下床,便更加頻繁地拎著新鮮的肉和菜去探望。正是日復一日的幫助,也讓老人放下心防。
“多虧了馬警官的幫助,讓我對生活有了希望。”11月4日,記者跟隨馬懷龍來到王守芬老人家里。見到拎著掛面與水果罐頭再次上門看望自己的馬懷龍,王守芬感動不已。“前兩天剛過來看我,今天又送來這么多吃的,太感謝了。”王守芬說完,馬懷龍便詢問起老人小腿的病情,并問老人想吃什么蔬菜,晚上好帶過來一些。“我和社區很多孤殘老人,早已把馬警官當自家人了,家里鑰匙交給他,我放心,而且也方便他隨時登門看望。”正因如此,馬懷龍手中的鑰匙從1把增加到了49把。“這把鑰匙的分量很重,我要好好照顧她,把她當成好姐姐。”馬懷龍告訴記者,在他力所能及的幫助之外,他還會呼吁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為王守芬提供幫助。
第48把鑰匙
幫孤殘老人住進敬老院
今年7月份,家住興隆路的劉廣玉摔倒在地上,起不來了。馬懷龍到現場后,發現71歲的劉廣玉偏癱躺在沙發邊,臉色蠟黃,失去了自理能力。由于老人常年一個人生活,馬懷龍從老人床頭柜拿起鑰匙舉到他眼前,“以后我管你,鑰匙放我這,行不?” 劉廣玉說不出話,卻感動得淚流滿面。
馬懷龍把劉廣玉送到了興隆路社區敬老院,和護工一起給老人洗澡、換衣服。辦理入住手續時,工作人員告訴馬懷龍,劉廣玉的社保卡里只有90.72元。馬懷龍想都沒想,先在擔保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費用我先擔著。”后來在劉廣玉姐姐的陪同下,他們從床頭柜夾層摸出個塑料袋,里面裹著存折,這下護理費有著落了。
安頓好一切后,馬懷龍掏出劉廣玉家的鑰匙和存折給老人看,“你家里的水電氣閥門都關好了,你可以先安心在這住著。”此后,馬懷龍把劉廣玉家的鑰匙小心翼翼地掛到了那一大串鑰匙扣上,不僅讓劉廣玉心里暖融融的,也讓他的生命出現了轉機。
第47把鑰匙
讓流浪漢獲得新生
今年在宜昌新苑小區收到王良水家里的鑰匙,是馬懷龍沉甸甸的鑰匙串上的第47把。“有次在小區一單元樓下聽見‘哐當’一聲,我趕緊上樓查看,發現是王良水打碎了一個碗。”馬懷龍說,這位66歲的老人,如今住著窗明幾凈的公租房,可兩年前他還是個流浪漢。
2022年冬天的一個清晨,馬懷龍巡邏到興隆家園附近,發現一名男子蜷縮在路邊,臉被凍傷,馬懷龍趕緊把人抱上警車,送往醫院。斷斷續續的交談中,馬懷龍得知該男子叫王良水,是個流浪漢。從那天起,馬懷龍的警務日志里多了一項“老王進度”:跑街道辦低保,申請公租房;趁著休息去家具市場挑新床、買衣柜、電視柜。2023年,馬懷龍把宜昌新苑小區一戶的鑰匙交到王良水手上。
如今的公租房內,馬懷龍時常帶著金盾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來打掃衛生,幫王良水做飯。馬懷龍的鑰匙串上,第47把鑰匙格外亮眼。這一把鑰匙串聯起的,是32年流浪與新生的距離。馬懷龍讓一位身處困境的人,獲得了一個溫暖的家。
/ 新聞回顧 /
從1把鑰匙到46把鑰匙
“我是一名警察,看不得群眾有難處。”從警17年以來,馬懷龍心里始終燃燒著“一團火”,滿腔熱忱為轄區百姓服務,盡心盡力幫助群眾排憂解困。
馬懷龍負責的興隆路社區屬于老城區,孤殘老人、空巢老人、困難家庭比較多。幫助申請低保,經常前去探望,送去生活必需品,籌集8000元錢使孩子順利入學……17年來,馬懷龍一直竭盡全力守護著轄區居民。憑著真心和愛心,馬懷龍越來越受到轄區群眾的信任,更多群眾把馬懷龍當作家人,甚至把鑰匙交給他,方便他隨時登門看望。漸漸地,馬懷龍手中的鑰匙從1把增加到了沉甸甸的46把,這么多年他從未放棄,全力守護著這46個家庭。
2023年12月8日,馬懷龍榮獲“青島楷模”,青島早報以九連版對馬懷龍進行了重磅報道,在公安系統引起強烈反響,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此后,早報多次對馬懷龍進行回訪,如今,他已經成為早報讀者耳熟能詳的新聞人物了。
/ 延伸 /
為老人撐起
溫暖的天空
如今,在馬懷龍的帶領下,警民攜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進來,共同為孤殘老人撐起了一片溫暖的天空。
剛剛過去不久的重陽節,馬懷龍清晨6點就開始忙活。他手里提著新鮮蔬菜,車上還放著前一晚燉好的肘子——這是為轄區孤寡和獨居老人準備的節日聚餐菜品。“每到重陽節,我們都會提前做好準備,讓老人歡歡樂樂過節。”馬懷龍說。為了讓老人們過好節,他提前幾天就組織志愿者包了四五百個餃子,還準備了點心、血壓計等禮品,“臥床不起的老人我們會上門送餐,能走動的就組織一起聚餐。”
青島心海公益執行理事長杜繼昇也帶著志愿者到現場,他們帶來了糕點、血壓儀等禮品,還捐贈了兩輛輪椅。“年初認識馬警官后,我被他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們公益團隊做了10年擁軍、助學、助老工作,現在把馬警官幫扶的老人作為專項服務對象,就是想幫他一起解決困難,實現老人的心愿。”杜繼昇說,看到老人們開心的樣子,更堅定了他們繼續參與公益的決心。
“從馬警官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對老人勝似親人的關懷,我很受感動,愿意幫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把愛傳遞下去。”興隆路派出所輔警王英杰說。在馬懷龍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幫扶困難群眾的隊伍中。
2023年,馬懷龍牽頭組建“馬懷龍金盾志愿服務隊”,吸納近400名隊員,共同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醫療救護、心理疏導等服務。馬懷龍的同事、親屬、社會工作者、社會愛心人士,以及那些曾經受到幫扶的人,主動和馬懷龍一起照顧轄區孤寡老人、幫扶困難群眾,把自己得到的溫暖再傳遞給別人。
從1把到46把,再到49把,這串沉甸甸的鑰匙見證著馬懷龍從軍營到警營的初心堅守——24年軍旅生涯錘煉的擔當,17年社區警務沉淀的溫情,都凝結在每把鑰匙的紋路里,每一把鑰匙背后,都是一個重新被溫暖的人生。
談及未來,馬懷龍充滿信心:“今后,我要帶領志愿服務隊更好地投入服務工作,服務好轄區的孤寡、獨居老人和困難家庭,做群眾的知心人。每到節日,我們首先要考慮老人,考慮怎么聚餐,怎么讓他們高興,怎么樣在節日氣氛中讓他們不感到寂寞。我們會朝著這個方向不斷提高服務能力。”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博文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