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把企業“需求清單”變為“滿意清單”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藺君妍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所系,也是穩定市場信心、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今年以來,青島手握“有解思維”金鑰匙,深入推進“企事有解”專項行動,聚焦準入準營更便捷、項目落地更順暢、要素保障更有力等關鍵點,精準對接企業從誕生到成長的全生命周期,努力把企業“需求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
深入一線“問問題”
打通企業發展的堵點,精準施策是關鍵。而“精準”的前提,則在于全面深入地了解企業究竟面臨哪些問題。
在青島,涉企部門工作人員走進轟鳴的生產車間、繁忙的項目現場深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與企業的交流中摸清問題堵點,從看似孤立的“小問題”里剖析出系統性的“真癥結”,將專業的建議和實際的資源精準“滴灌”到企業最需要的土壤中,讓解決問題不再是“隔空喊話”,而是成為一場與企業同頻共振的并肩作戰。
“‘個轉企’有哪些條件?原來的‘招牌’能不能保留?”“辦理餐飲民宿證照要準備什么材料?”嶗山區背靠豐富的文旅資源,餐飲民宿業態集聚,其中,部分個體工商戶在長期發展中,成了本地的“老字號”。“一線聯企助力行動”走進嶗山專場時,相關工作人員結合當地經營主體關心關注的問題精心設置議題,既送政策,也送“答案”,讓企業在“聽懂”的基礎上“能辦”“好辦”“易辦”。
在業務辦理一線、直面企業群眾的市民中心,一場民營中小企業融資路演暨“銀企茶座”活動串聯起企業和銀行、創投機構,通過“路演推介+現場答疑+一對一洽談”,讓企業單向的“展示”,迅速升溫為雙向的深度對接。今年以來,“一線聯企助力行動”線上線下搭建起為企服務矩陣,受益企業達4000余家。
換位思考“謀思路”
“有解思維”驅動下的服務,強調“無事不擾”,更追求“有求必應、應必有效”。
企業的發展則如園中百草,每一株都有著獨特的、個性化的生長路徑。秉持“有解思維”,意味著政府部門既要當好“園丁”,維護好園圃共同的秩序與規范,更要支持企業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自由生長。
“審批流程順暢了,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項目落地跑出了‘加速度’。”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服務保障重大項目“金牌團隊”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為企業量身定制了“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的方案,讓項目開工比預計時間提早了50天左右;一次沙龍活動上,中科藥創(青島)發酵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顏華鋒提出藥品包裝追溯標識的高精度需求,青島自貿片區創芯匯園區團隊迅速匹配到園區企業,產品打標效率提升30%……
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細胞,是吸納就業、激發創新、維系市場活力的源泉所在。在青島200多萬市場主體中,有78.2萬戶為民營企業,而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一個真正有溫度、有效率的營商環境,既要為“參天大樹”提供廣闊生長空間,也要精心呵護“廣袤森林”中的“一草一木”。
在膠州市,設施齊全、服務優質的集中辦公區成為新興產業和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的“第一站”,創業者“輕裝上陣”,把資金與精力聚焦于產品、技術與市場。“這種既注重企業實際需求,又關注成長發展的‘管家式’服務讓我們能夠更加心無旁騖地專注企業發展,也對未來更有信心。”入駐企業青島升譽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偉華說。
得益于各級各部門始終堅持“換位思考”,和企業保持一條心、一股勁的 “解題思路”,如今的青島,各類企業各得其所、各展其長,市場活力競相迸發,一幅生機勃勃的發展圖景。
優化服務“破壁壘”
對于企業來說,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是激發市場活力、堅定發展信心的基石和源泉。近年來,青島著力破除部門、企業之間的時間、空間壁壘,讓企業的問題干預在“緊要處”,化解在“家門口”。
“原來要變更企業信息,在營業執照變更登記之后,還要分別在各部門完成信息變更。現在有了‘一件事’平臺,只要提交一次材料,其他的都是平臺‘幫辦’,真正讓‘多頭跑’變成了‘一件事’。”企業的一句話,道出“高效辦成一件事”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近年來,青島堅持高標準落實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當前,國務院三批重點事項辦件量465萬件,平均跑動減少81%,辦事環節減少84%,市本級事項已納入超百個場景,構建覆蓋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服務鏈條,通過持續優化流程,最大限度提升各類辦事環節的集約化與便捷度,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高效辦成一件事”通過將企業群眾高頻辦事事項納入“一件事”專區,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以“數據跑路”替代“企業跑腿”。而優質的政務服務下沉,則直接打通了企業和部門之間的交流渠道,有效解決了“遇到困難去哪里、找誰辦”的問題,讓企業切身感受到“處處有服務,時時都在線”。
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張大為工作室基層工作站在全市10個區(市)全面鋪開,企業無需東奔西跑,就能在“家門口”獲得疑難問題的定制化服務方案;西海岸新區創新推出“政務服務+普惠金融”專區,有效串聯起企業需求和各項辦事資源,將117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納入銀行網點服務范圍,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務+金融”一站式服務;在各類園區,“項目管家團”“產業紅娘”等服務團隊深入企業,提供“點對點”政策解讀、規劃咨詢、技術指導和資源對接等服務,化解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堵點……
企業強,經濟強;企業活,經濟活。在青島,“企事有解”正轉化為一次次高效的對接、一張張滿意的笑臉、一種“辦法總比困難多”的篤定心態,并從一項工作要求,內化為一種行動本能,成為滋養這座城市經濟活力的內生動力。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