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9月26日訊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如何讓手機成為“新農具”,讓直播變成“新農活”?9月24日開班的青島市高素質農民培育市級培訓班,聚焦大力發展農村直播電商,開設村干部直播帶貨能力提升班,采取“理論授課+實操演練+案例分析+實地觀摩”多維融合模式,手把手教給學員利用互聯網拓寬農產品銷路,通過數字賦能,培育一批懂電商、有帶貨能力的人才,進一步提高本地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比重,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農業新業態的發展,催生農村直播電商日益成為提振農業農村消費的重要支撐。青島市加快農村電商人才培養,2025年,青島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網信辦、市商務局、團市委以及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圍繞提升農村電商直播技能,開設市級培訓班3個、區(市)級培訓班12個,全年計劃培訓農村電商帶頭人709名,以精準培育為全市農村電商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推動村干部“出圈”當主播
在廣泛開展需求調研的基礎上,嚴格遴選具有帶貨經驗、直播需求的培訓對象,將直播電商流量“密碼”破解成20個教學模塊、80學時“干貨矩陣”,設置“政策解讀+賬號定位+短視頻腳本+直播話術+投流復盤+品牌注冊+供應鏈打包+農村電商公司財務規范+運營法規條文”全鏈條課程,創新“網紅帶貨村干部講實戰經驗+導師講技術+頭部主播講案例+共富公司講需求”四維授課模式,把課堂搬到直播間、田間地頭、農產品倉儲庫房,實現“早晨在教室學腳本、中午在基地拍視頻、晚上在倉庫做直播”的學思踐悟循環。
搭建農村電商“孵化”平臺
農村電商蓬勃發展,已成為帶動鄉村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提振農業農村消費的有效抓手。為進一步加強場景化演練,培訓班充分發揮政府、群團、高校等多方力量,為參訓學員提供虛擬“MCN機構”服務,讓參訓人員不斷熟悉選品、定價、直播策劃、互動營銷業務流程。山東省電子商務協會簽約講師、抖音官方認證“鄉村守護人”等20余位專家組建導師團,提前一周調取學員賬號后臺數據,“一號一策”分析備課,量身定制各具產業特色和文化資源的IP形象,推動“最懂互聯網的人”與“最懂土地的人”同頻共振,努力把村干部“素人”培養成電商直播“達人”。
持續跟蹤服務“送一程”
在數智技術持續賦能下,鄉村發展生態更具活力。為確保培訓效果,早日實現真直播、真帶貨、真富民,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還將聯合培訓機構,組織培訓班赴江浙提升實戰能力,并開展為期一年的跟蹤服務。期間,將及時共享參訓學員在直播帶貨過程中遇到的“踩坑”經歷、“避雷”技巧以及“直播中的BUG”,并指導電商主播在選品展示、內容制作、直播場景設置等方面進行優化。同時,圍繞物流體系優化和營銷推廣等領域,持續提供孵化服務,助力“會管理”的村干部迅速成長為“善經營”的直播電商人才。
從個體農戶到村集體,從單一賣貨到全鏈升級,青島農村電商直播正以多元形態賦能鄉村振興。據有關部門數據,2024年,青島完成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464.7億元。2025年1至8月,青島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已近260億元。下一步,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將繼續聯合有關部門、高校,不斷完善農村電商直播培訓長效機制,持續加大對村黨組織書記、村干部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力度,推動形成“培訓一人、帶動一片、發展一業”示范效應,書寫更多“組織強、產業興、農民富”的青島村強民富案例。(記者 耿潤)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