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8月20日訊 8月20日下午,青島市社會主義學院(青島中華文化學院)“國學進獄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講座第二十七講在青島監獄開講。本次講座圍繞《弟子規》第四章“信”展開,由青島中華文化學院中華文化講師團成員謙祥老師主講。服刑人員線上線下同步參與學習。
謙祥老師以“信為立身之本”為核心,深入解讀《弟子規》“信”篇中“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等經典訓導。他結合自身經歷,闡釋誠信對重塑人格與融入社會的重要意義,強調“言行一致”不僅是傳統美德,更是服刑人員改造自新、重建社會信任的基石。
課程中,謙祥老師逐句剖析“事非宜,勿輕諾”等準則,通過歷史典故與真實案例,警示虛妄之言、輕率承諾對個人與家庭的危害,引導服刑人員以“慎言篤行”為日常修習方向。
針對監獄特殊環境,謙祥老師提出“高墻之內亦可修身立信”的實踐路徑:一是以“過能改,歸于無”的態度直面過往錯誤,發露懺悔;二是將遵守監規、勞動學習視為“履信”的具體行動;三是以“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的智慧遠離是非,專注自我提升。他引用“聞譽恐,聞過欣”的箴言,鼓勵服刑人員以謙卑之心接納批評,化改造壓力為向善動力。
講座全程貫穿“信德養心”的主線,謙祥老師以“立身行道,以顯父母”作結,呼吁服刑人員珍視親情紐帶,以誠信行動贏得家庭與社會接納。
本次講座延續“以文化人、以德育心”理念,將《弟子規》的倫理智慧融入服刑人員教育改造。青島中華文化學院“國學進獄園”活動持續以傳統文化浸潤高墻,通過解讀《論語》《弟子規》等國學經典,為服刑人員提供精神重塑與價值重構的思想資源。截至目前,該活動已累計開展講座27場,覆蓋服刑人員數萬人次,有效促進遵規守紀率提升與心理健康水平改善。青島中華文化學院將進一步深化“典籍潤心”工程,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矯治融合新路徑,助力服刑人員破繭重生,為平安青島建設注入文化動能。(信網記者)
[來源:信網 編輯:陳燭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