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市文化新地標正蓄勢待發!青島人記憶中的國棉六廠即將煥新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國棉六廠即將煥新
“兩橫兩縱兩片區”
按照TOD開發理念,項目將通過保護文保建筑,改造其他有保留價值的建筑,織補修復塌陷區,搭建與青島北站連接的云網系統,與站前商業連接的地下通道直達國棉六廠,構建“兩橫兩縱兩片區”的總體格局。
打造目的地型項目
項目將圍繞“紡織文化”與“膠濟鐵路”兩大核心主題,打造一個強主題、輕文旅的目的地型項目。聚焦發揮“軌交+商業”協同效應,短期以大型賽事、明星活動引爆聲量,長期通過設計師共創社區與全齡友好空間運營,持續提升項目熱度和影響力,實現破圈傳播。
建設設計產業新生態圈
展望未來,國棉六廠項目將歷經“立足歷史”“創藝新生”“創智轉型”“賦能片區”四階段,規劃建設集文化場館、創意產業辦公、主題商業、活力公共空間于一體的設計產業新生態圈。
在TOD開發理念的引領下,承載青島百年紡織工業記憶的“活化石”——國棉六廠,即將煥發新生。
前不久,青島地鐵集團與華潤置地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簽約標志著雙方將攜手打造青島TOD一號工程,共同探索“站城共生”發展新模式。
國棉六廠是青島近現代城市與產業發展變遷的重要見證地,這里銘刻著“上青天”時代的輝煌印記。作為戰略合作的重要落點,雙方將先行推動國棉六廠片區煥新項目。作為青島TOD一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將充分挖掘并依托國棉六廠深厚歷史底蘊,遵循“招商策劃+規劃設計+文保利用”三位一體模式,以“修舊如舊、功能再造”為核心理念,在環膠州灣區域打造一個新舊共融的城市活力新空間。
迎來合伙人,打開新機遇。有理由相信,依托青島北站樞紐的日均百萬級客流優勢,國棉六廠項目將加速實現“交通+商業+文化”的深度融合,助力青島TOD一號工程片區躍升為城市活力樞紐。
新戰略帶來新機遇
位于膠濟鐵路沿線的國棉六廠,具有濃厚的時代印記和歷史底蘊。
國棉六廠廠區坐落于李滄區四流中路46號,始建于1921年。廠區布局科學,體現出近代紡織工業建筑的高水平,也見證了紡織人不畏強權、銳意進取、創新拼搏的“火車頭”精神,一度曾是青島九大紗廠中規模最大的紗廠,成為全國紡織業“上青天”傳奇的重要支點。
新中國紡織工業的巾幗模范郝建秀,就是從國棉六廠細紗車間的一名細紗擋車工干起,并在多年工作中逐漸摸索出一套系統、規范、科學的細紗工作法——“郝建秀工作法”,在全國紡織行業中得到大力推廣。
歷經百年風雨,國棉六廠保存了大量工業建筑,是青島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紡織工業遺產之一,于2006年被確定為青島歷史建筑,2011年被列為李滄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漫步原址,始建于上世紀20年代的老廠區完整保留包豪斯風格鋸齒形廠房、紅磚穹頂車間及歷史建筑群,其粗獷的工業美學與未經修飾的年代質感,為多部影視作品構建了沉浸式拍攝空間。今年熱播的現代諜戰劇《絕密較量》就曾在此取景,劇組充分利用廠區原生態的時空肌理,營造出極具戲劇張力的視覺敘事。
這座曾見證中國紡織工業輝煌的百年廠房,既留存著計劃經濟時期標語墻的時代印記,又承載著現代諜戰劇的懸疑敘事氛圍,更以斑駁的工業肌理為科幻想象提供創作溫床。未來,這里不僅是工業遺產活化的城市范本,其充滿張力的空間敘事更將持續為影視作品注入工業美學的獨特表達。
近年來,隨著城市空間布局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青島老國棉廠陸續關停、搬遷或改制,國棉六廠的老廠房也開始閑置。
從地理位置看,國棉六廠地處城市中心區域、擁有“寸土寸金”的土地資源。但受制于文物保護、開發成本等多重因素,老廠區的開發進程緩慢,一直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城市更新建設的浪潮中,青島地鐵全面推進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TOD發展模式。2022年,青島北站片區被定位為青島TOD一號工程。該片區地處市區幾何中心,占地面積約3平方公里,由“2+3+2”交通網絡體系(機場、高鐵;地鐵1、3、8號線三線換乘;跨海大橋、環灣大道)等組成的多層次立體交通體系和空鐵半小時直達優勢明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國棉六廠就在青島TOD一號工程的覆蓋范圍之內,被明確為核心項目。按照劃定的開發范圍,國棉六廠項目位于李滄區四流中路以西,安順路以東,現存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約9.16萬平方米。
沉寂多年之后,老廠區迎來了涅槃重生的新機遇。
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
青島TOD一號工程啟動以來,青島地鐵已與中國十七冶、中鐵十八局等結成戰略伙伴。此次與青島地鐵簽約的華潤置地,是中國地產行業規模較大的地產企業之一。近年來,其在片區規劃、城市更新、產業整合、空間運營等不同階段和領域積極探索,形成多種不同類型的城市投資開發運營樣板模式,在沈陽、武漢等城市都留下了舊廠煥新的代表作。
圍繞國棉六廠項目,雙方將繪就一幅怎樣的藍圖?
“在項目開發中,將融合先進的TOD開發經驗與城市服務生態,聚力打造集生態低碳、智慧高效、人文融合于一體的國際化社區樣板,樹立軌道交通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標桿。”青島青鐵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瑋告訴記者,此次合作,將充分整合青島地鐵的軌交樞紐資源與華潤置地的商業運營能力,共同踐行“樞紐+生態+人文”理念,緊扣“用歷史紡線編織未來藍圖”核心定位,通過活化工業記憶、構建設計產業生態、融合文商旅功能三大路徑,重塑老廠區價值。
按照TOD開發理念,項目將通過保護文保建筑,改造其他有保留價值的建筑,織補修復塌陷區,搭建與青島北站連接的云網系統,與站前商業連接的地下通道直達國棉六廠,構建“兩橫兩縱兩片區”的總體格局。
青島TOD一號工程遵循站城一體化開發理念,充分利用青島北站交通樞紐強大的輻射能力和效能優勢,確定了“泛文娛體產業賦能,創意設計產業引領,現代服務業(商業商務)集聚”的產業定位。在這一思路指引下,國棉六廠的蝶變將不止于空間更新,還將致力于成為青島年輕力的文化引擎。
紅磚廠房內,曾回蕩著紡織人銳意進取的“火車頭”精神;膠濟鐵路旁,原棉倉庫與紡織車間訴說著工業時代的榮光……走進國棉六廠原址,一種歷史的縱深感縈繞在眼前。而這,也將成為項目規劃設計的亮點。
趙瑋介紹,項目將圍繞“紡織文化”與“膠濟鐵路”兩大核心主題,打造一個強主題、輕文旅的目的地型項目,吸引過境及遠端客群專程到訪,讓歷史與未來在這里對話。聚焦發揮“軌交+商業”協同效應,先以大型賽事、明星活動引爆聲量,再通過設計師共創社區與全齡友好空間運營,持續提升項目熱度和影響力,實現破圈傳播。
展望未來,國棉六廠項目將歷經“立足歷史”“創藝新生”“創智轉型”“賦能片區”四階段,規劃建設集文化場館、創意產業辦公、主題商業、活力公共空間于一體的設計產業新生態圈。通過強化場景營造、引入沉浸式體驗業態、增強社交屬性,顯著提升項目吸引力和消費者停留時長。同時,以文化運營為核心抓手,通過整體故事線串聯各功能區,與品牌方共創深度運營內容,布局先鋒展覽、夜間經濟及微度假業態,形成“工業懷舊—設計創新—文旅體驗”閉環,實現工業存量向創意商業的有機轉化。
曾經,國棉六廠內紡織車間機器轟鳴;如今,這里創意浪潮澎湃翻涌。在這里,歷史與未來共鳴,文化與創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標正蓄勢待發。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