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8月19日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青島市市政公用中心立足市政道路、橋隧設施管養實際,學習借鑒上海、廈門等設施管養先進城市做法,新編《青島市城市隧道養護管理指引》,修訂《青島市城市道路橋梁設施養護技術導則》《青島市市政設施突發事件緊急救援應急預案》,將進一步推動設施管養“養護維修精細化、安全應急系統化、智慧監測數字化”,助力打造現代化人民城市。
進一步健全標準體系 推動養護維修精細化
明確經常性檢查、定期檢測、專項檢查(測)等組合方式,細化檢查(測)分類、頻次、內容及評定標準、處置建議等具體要求,指導形成技術狀況評定。根據檢查(測)評定結果,差異化制定養護維修方案,分類實施保養小修、針對性中修和大修整治,提高設施技術狀況水平。建立多方評價機制,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與管理部門、運維主體共同參與設施養護管理服務評價,編制評價報告,提出改進措施,跟蹤落實整改,持續提升服務質量。
進一步完善運維舉措 推動安全應急系統化
聚焦設施運行安全和養護作業安全,明確設施病害分類、分級處置,特殊車輛隧道禁行、橋梁通行要求,強化現場作業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管理,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發生。設定橋隧安全保護區范圍,明確保護區域內限制性作業類型,完善設施安全保護、施工監測、應急處置、安全協議簽訂等措施,規范施工作業行為。明確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要求,編制應急預案,組建救援隊伍,完善設施損毀搶護物資、機械配備,組織預案培訓和實戰演練,增強應急處突能力。
進一步賦能技術手段 推動智慧監測數字化
明確監測導向,樹立橋隧全生命周期監測理念,按照穩定可靠、后期可擴展性等原則,智能感知設備建設期同步加裝,健康監測運維期貫穿實施,滿足不同階段監測需求。細化監測指標,“一橋(隧)一策”綜合考慮技術狀況、服役年限、結構特點和環境影響等情況,明確感知設備加裝類型、點位布設、采樣頻率、數據精度和軟件系統配備等要求,實施差異化監測。強化數據應用,依托長期積累的監測和異常處置情況進行實時分析,為管養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定期評估橋隧健康程度,有效識別結構損傷和潛在隱患,提前介入處置,保障運行安全。
下一步,青島市市政公用中心將做好宣貫落實工作,強化標準體系引領,探索設施管養新打法,推動市政道路橋隧設施管養進一步提質增效。(記者 耿潤)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