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中選科瞄準高校“王牌”
新高一步入高中生活已有兩個多月,等到明年開學,面臨的將是高中生涯里的第一項選擇——選科。新高考改革后,夏季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一考試科目加三門等級考選考科目組成,而等級考選考科目則是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六門科目中任選三門。選科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而最終的目標就是為了考上一所理想高校,在心儀的專業里深耕。本期,早報記者帶你走進駐青高校,一起看看青島各所大學的“王牌專業”,看看招辦老師都給我們送上了哪些選科錦囊。
山東科技大學
72個本科招生專業 51個專業選科要求物理+化學
在青島西海岸,這所建校于1951年,被稱為“江北最美校園”的山東科技大學,近年來備受理工人才關注。
“山科大是一所工科優勢突出,行業特色鮮明,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山東省重點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據山東科技大學招生辦副主任劉勇介紹,2025年,學校錄取7339人,其中工學招生人數占74.87%,學校以工為主的辦學特色已經成為全國理工學子來青求學的理想選擇。另外,72個本科招生專業中,51個專業選科要求物理+化學,1個專業選科要求物理+地理,9個專業選科要求物理,11個專業不限選考科目(含藝術類專業4個)。2025年招生專業中含有41個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專業選科要求物理+化學33個,1個專業選科要求物理+地理,4個專業選科要求物理,3個專業不限選考科目。
山東科技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這些專業又是由哪些學科組合?記者了解到,山東科技大學絕大多數工科“國一流”專業,都需要“物理+化學”兩門科目均選考。如:地質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學物理、環境工程工學物理、測繪工程工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工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工學、統計學理學、安全工程工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圖靈班) 工學、采礦工程工學、安全工程工學、地質工程工學、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工學等。此外,也有其它學科組合的優質專業,如:地理信息科學理學,是物理+地理的組合。而工業工程工學,是僅需物理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方可報考。
青島大學
物化專業41個 占招生專業51%
而作為青島本地備受國內學子喜愛的青島大學,近幾年的臨床醫學等“王牌專業”同樣呼聲很高。
據青島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沈春軍介紹,青島大學本科招生專業80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不重復計算),其中工學專業27個,占比約34%,理學專業14個,醫學專業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7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共56個。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和化學的專業41個,占比約51%,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的專業有8個,選考科目要求為生物的專業有1個,不提科目要求的專業有23個,選考科目要求為歷史的專業有4個,選考科目要求為政治的專業有2個,選考科目要求為地理的專業有1個。2025年招生計劃7150人,2026年會進行適度擴招。
在青大的“國一流”專業中,學科組合也是“物化”占比更高。如: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紡織工程、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醫學檢驗技術、藥學、生物技術、應用化學、應用物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臨床醫學專業等。此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經濟學、金融學專業,需要物理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方可報考。歷史學、繪畫、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等,需要歷史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而護理學專業僅需生物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
新聞延伸
92個專業門類 55個要求必選物理+化學
“物化”并非必選項
新高考選科應考慮多方因素
即便“物化”組合在高校專業含金量如此之高,但選科也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并非“物化”組合適應所有考生。那如何綜合考慮,在選科方面給自己制定合理規劃?據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近期給出的選科指南中表示,首先需要考慮物化生、政史地這六科哪三科組合起來更容易得分?這種得分主要是考慮到放眼全省排名的一種預估,因為是以等級賦分的模式,這種等級賦分是按照名次來進行折合,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不光要考慮本學校自己排名的位置,還要考慮學這門學科的優勢在哪里,能不能得到最高的分數,特別是得到最好的排名,所以第一個因素就是學科得分能力。
其次,要考慮到未來的報考限制,也就是說高校對專業的限制,必須要思考清楚,甚至是要提前了解得特別清楚才可以。比如說將來要學計算機,要學自動化、人工智能等專業,因為這些專業都要求必須選擇物理和化學。如果當物理和化學與自己的這種學科得分能力有矛盾的時候,就得需要做各種的決策或者是選擇。比如說如果去選非物化科目,那么剩下的專業多數是不限科的。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需要考慮如果選了相關的專業,未來所從事的職業又會是什么樣的方向。比如說選擇非物化組合,未來能從事什么樣的職業。所以第三個因素其實就是未來的職業規劃,但是學生們現在都忙于學習,對未來的職業可能想得還特別少,沒有思考清楚到底喜歡什么職業,或者是適合什么職業,因此可以通過一些工具的測試,比如說霍蘭德的職業興趣測評等,也就是說職業興趣的測評結果也可以作為選科的一種限制條件。
除了以上幾類,還要從興趣愛好出發,為自己的選科制定長遠規劃。興趣愛好主要是針對于哪一科的學習,自己更加喜歡,當然現在有些問題就是學生的這種對學科的喜好,往往是建立在對老師喜好的基礎上,這一點需要學生們注意,因為真正選科之后,有些老師是要調整班級的,有可能之前自己是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了這個學科,所以選擇了這個學科,但最終選了之后可能某個老師又不教你了,所以就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所以對學科選擇要理性對待。
最后一個條件是對于專業和名校的平衡。上一所雙一流高校,可能未來這種平臺對孩子的發展更有利一些,但是雙一流高校,特別是原來老 “985” “211”等這樣的高校分數都偏高。但這幾年隨著結構的調整,比如說外國語言文學、新聞類,包括建筑材料、生物化學等這樣的專業分數在下降,對于一些名校而言,它的最低分的專業是什么也是需要進行考慮的。假如說能接受相關的專業,就看看它限科的要求是什么,然后可以考慮以最低分的形式進去,或者是次低分的形式進去,然后再謀求未來轉專業或考研。即便是去學這個專業,說實話在這些大學里發展也是不會差的,這就需要認真考慮,不能只是看這個專業到底限什么學科,或者說最低分是什么,是什么專業,而考慮它的轉專業的機制、升研保研的機制,將來這個專業轉方向等,這些都是學生該考慮的問題。
2021年7月27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后文統稱《指引》),該《指引》將從2021年秋季開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實行,適用范圍為已經實行高考改革的省份和將要實行高考改革的省份,以及后續會實行高考改革的省份。
該《指引》中,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中確定。包括指定1科、2科、3科或“不提科目要求”。高校指定1門科目的,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高校指定2科或3科要求均須選考的,考生須同時選考規定的2科或3科方可報考;高校指定“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選考任意3科均可報考該專業。
該《指引》數據顯示:在大學專業設置的92個專業門類里,65個門類要求必選物理,占比70.65%。56個門類要求必選化學,占比60.87%。55個門類要求必選物理+化學,占比59.78%。理學、工學、農學、醫學4個學科門類,一共61個學科專業類中55個要求必選物理+化學,占比達90.16%。公安學類、政治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3個專業類,要求必選道德與法治。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鐘尚蕾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