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踢”進名校門 夢圓象牙塔
今年高考成績公布后,青島九中2025屆足球班收到“喜報”,全班17名學生中有12人考入985、211、雙一流高校,其中王躍騰同學以專業和文化課綜合成績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被西安交通大學錄取;另有1人“留洋”踢球3人入選職業隊。“在青島九中,足球生不是普通的體育生,我們要培養的是‘足球拔尖人才’,是‘體育拔尖人才’。青島九中首屆足球班創造了島城足球特長生的最好高考成績,表明我們蹚出了‘市隊校辦’的新路徑。”青島九中黨委書記孫睿表示。
首屆足球班
七成“踢”進知名高校
從2022年開始,青島九中率先探索“市隊校辦”的校園足球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在當年中考中將奪得第25屆省運會足球比賽男甲冠軍的青島隊17名隊員招進學校,組建了青島九中首個“足球班”,對足球少年進行了三年的個性化培養。
在2025年高考體育單招考試中,青島九中首屆足球班17名學生有12人考入知名高校,其中有7人考入985院校,分別是:王躍騰(西安交通大學),王若清(同濟大學),楊繹麟(上海交通大學),蘇鵬天(吉林大學),蘇鵬元(山東大學),萬櫳澤(華東師范大學),王赫(中南大學);有3人考入211院校,分別是:王冠棋(蘇州大學),孫彬恒(河海大學),陳浩宇(南昌大學);此外,于昊洋考入武漢體育學院,韓萬森考入北京警察學院。另有4人選擇了從事職業足球,其中劉澤宇簽約葡萄牙工商聯俱樂部U19A隊,已代表球隊出戰葡萄牙U19乙級聯賽,成為山東足球2025賽季留洋歐洲第一人;林子皓簽約湖北青年星隊征戰2025賽季中乙聯賽;呂浩斌和黃益茁目前效力于山東泰山梯隊。
青島九中2025屆5名女足后備人才中,有2人考入211院校,分別是:豐沛(北京體育大學),宋玥彤(上海體育大學);此外,呂鈺軒考入沈陽體育學院,豐盈考入山東體育學院。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島九中2025屆22名足球后備人才中,就有兩對雙胞胎,其中雙胞胎哥哥蘇鵬天考入吉林大學,雙胞胎弟弟蘇鵬元考入山東大學;雙胞胎姐姐豐沛考入北京體育大學,雙胞胎妹妹豐盈考入山東體育學院。
把球踢進
夢想學府大門
在今年高考體育單招考試中,青島九中學生王躍騰在男足測試中獲得了專業和文化課綜合成績全國第一名,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學,“當綠茵場上的奔跑最終叩開西安交大校門,我真的很開心,因為我把球踢進了夢想學府的大門。” 王躍騰接受采訪時表示。
6月29日下午,在青島九中2025級足球班建班儀式暨足球特訓營開營式上,王躍騰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分享了他在青島九中首屆足球班的成長經歷與感悟:“足球與學業,并非岔路而是同一條征途。對于足球特長生來說,經常參加比賽能夠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也能夠考驗自己在壓力下的技術動作是否會變形;而高考足球單招是對心理與技術的雙重考驗,在一定程度上我認為心理大于技術。”
王躍騰表示:“學習方面,我能夠迅速轉換自己的身份,在球場上盡情展現自己,回到班級就能夠迅速變成一名普通的學生。訓練結束后的疲憊不是懈怠的理由,而是對專注力的錘煉。每次訓練后,我都會盡快回到班級上晚自習,在你的時間已經比別人少了很多的情況下,利用好上課時間就十分重要。每次出去比賽時,我都會帶著學習資料,如果訓練比賽太累,至少拿小本背背單詞和古詩文是可以做到的。不要認為自己是體育生,就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在這樣的鞭策和驅使下,高三一模時我在英語考試取得了全市前300名的成績,我的數學成績也經常獲得班級第一。堅持學習絕不是僅僅為了在高考體育單招文化課中取得好成績,而是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訓練方面,盡管高考足球單招就是繞桿、傳準、折返跑項目,但是最重要的就是穩定,需要一腳一腳的積累,就像我們最開始踢球時的腳弓傳球一樣。進入高三后,我每天早自習之前會練一小時高考足球單招項目,然后回到班級上課。在高三的下半學期,我都是一天兩練,有時候一天踢100多腳,把腳都快踢腫了,最終我在高考足球單招傳準項目中獲得了滿分。不管是訓練還是比賽,都要帶著自信去應對每一件事,能把球踢明白的人,課本那點東西不值一提,只要你帶著對足球一樣的熱情對待學習,沒有什么是學不會的。腳下的足球與心中的夢想,終能同頻共振。”
“超滿分”訓練
圓夢心儀高校
在今年高考體育單招考試中,青島九中學生王若清以足球守門員的身份被同濟大學錄取。足球特長生如何“踢”進知名高校?王若清認為:“最重要的是及早樹立目標,保持戰略穩定。”
在青島九中2025級足球班建班儀式暨足球特訓營開營式上,王若清向學弟學妹們分享了自己考入同濟大學的秘笈:“高考體育單招是一個復雜的項目,在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上跨度都非常大,中間充斥著各種變量。因此,你要客觀分析出什么是自變量,什么是因變量,盡早把什么自變量變成定量,降低因變量的不確定性。文化課和體育單項成績就是自變量,文化課成績決定你上什么樣的院校,體育單項成績決定你能不能去。”
怎么樣做到及早確定自變量?王若清以自己為例給出了答案:“我是在高二升高三的那個暑假才決定把重心放到高考體育單招上的。在確定將同濟大學作為自己的夢想學府后,我定下了文化課500分、體育單項90分的目標。隨后我根據高考體育單招文化課的難易程度,與參加普通高考的同學一路相伴,直到一輪復習結束,然后才脫產專攻高考體育單招文化課。最終我在今年高考體育單招足球考試中的綜合分數是90.09分,這個成績是守門員全國第二名、同濟大學第一名。高考體育單招的本質就是考試,只有穩定輸出才能拿到穩定的滿分,這是成功的關鍵。朝著‘超滿分’去練,滿分也就手到擒來了。拿守門員考試的立定三級跳舉例,我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能跳9.2米,三級跳滿分是8.6米。可在高考體育單招考試前兩個月的時候,我膝蓋受傷了,停訓一個多月也沒好,我是打著封閉去參加同濟大學足球守門員測試的,結果我跳出了8米9的‘超滿分’成績,因為之前的‘超滿分’訓練給了我容錯的機會。希望學弟學妹們盡早實現文化課、體育專項成績的高質量穩定,剩下的變量都是浮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市隊校辦”模式
蹚出新路徑
在青島九中黨委書記孫睿看來,學校首屆足球班70%的學生考入知名高校,既展示了百廿禮賢作為青島校園足球“發源地”的底蘊,也說明率先探索“市隊校辦”模式蹚出了新路徑。
從2022年開始,青島九中在每一個年級都以“足球后備人才”為基礎,建立1個“足球班”或者“體育強基班”。成立“足球班”“體育強基班”之初,學校就將其定位為:力爭通過“學—訓—賽”的一體化建設,培養“足球(體育)拔尖人才”。對足球班采取“文化+專業”雙軌培養,讓懂球的人培養踢球的人,班主任由分管足球教師、教練員和足球分管干部擔任,為暢通“學—訓—賽”的過程性管理搭建有效平臺;實施“導師制”管理評價機制,通過單獨編班、單獨教師、單獨課程、單獨學習生活區域、單獨評價的管理環節設置,通過這種形式的“獨立”實現了“班主任導師、學科導師、專業導師、生活導師”的單獨內部溝通機制,避免了常規“混編”出現的管理漏洞,真正實現了“行為常規有糾正、生活習慣有指導、日常學習有輔導、成長進步看得見、訓練比賽更專業”的教育內循環;精品課程成為足球拔尖人才成長的“沃土”,根據學生發展現狀和未來培養方向,開設體能強化訓練課程、專業技能優化課程、戰術思想提升課程、單招考試攻堅課程等“禮賢足球拔尖人才”培養系列課程,確保學生文化課與專業成績雙優,打通升學渠道;通過家校社共育,打造足球拔尖人才培養“教聯體”,實施“家長駐班”制度,主動邀請家長到校和孩子做一次“同桌”,參加一堂訓練。引導家長加深對學生的理解,對校園足球的認識,轉變家長的觀念,達成育人共識,形成孩子促進身心健康成長、學訓賽俱佳的合力。
青島早報記者/觀海新聞記者 劉世杰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