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職業教育:專業跟著產業走
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優化中職學校專業布局,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緊密,專業設置必須要緊跟時代步伐,及時反映行業、產業發展的最新趨勢,滿足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
青島職業教育堅持專業跟著產業走,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今年,青島多所中職學校新增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無人機操控與維護、虛擬現實技術與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嬰幼兒托育等40余個專業點,以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服務于青島創新型產業體系的發展。
貼合產業需求,青島中職學校新增40余個專業
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課程、教材、師資、實習實訓改革的重要牽引,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龍頭。科技在不斷進步、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新的崗位需求、新的技能需求不斷涌現,需要職業教育適時優化專業布局,以增強自身的適應性。
2024年,教育部更新了《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增設了40個新專業,其中包括虛擬現實技術與應用、營養配餐服務、足球運動3個中職專業。目錄中,中職專業大類仍為19個,專業數量則增加到了365個。
在青島,中職學校的專業基本上每兩年會進行一次較為系統的優化調整,淘汰或停招一部分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增設一定數量的新專業。“十四五”以來,市教育局聚焦服務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支持中、高職院校增設急需緊缺專業、重點專業和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的新興專業,組織中等職業學校新增了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等專業。今年正值青島中職學校專業調整之年,多所中職學校新增了40余個專業點,涵蓋無人機、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虛擬現實、智能網聯汽車、健康養老、嬰幼兒托育等熱點行業領域。
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是今年新增專業較多的職業學校之一,該校今年共新增了6個專業,其中藝術設計與制作、數字媒體技術應用、軟件與信息服務、嬰幼兒托育4個專業是在原有部分專業基礎上開設的專業,汽車服務與營銷、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兩個專業則為新增專業。“學校原先開設有計算機應用專業,今年學校針對春季高考考試類別的劃分,細化增設了數字媒體技術應用、軟件與信息服務兩個專業,以滿足學生升學、就業的需求。”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招生就業處主任徐法惠介紹。
中職學校在新增專業時,特別強調了更好服務于產業發展、滿足行業需求。如今機器人在家庭、酒店、物流、工業制造等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機器人行業對裝配、維護、技術支持等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西海岸新區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立足自身優勢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分別新增了服務機器人裝配與維護專業和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汽車輔助駕駛、智能駕駛技術日漸成熟,相關人才的需求缺口越來越大。因此,城陽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新增了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新增了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
此外,各中職學校也根據自身實際,增設了部分面向青島重點產業、熱點行業的專業,如西海岸新區中德應用技術學校新增了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專業;西海岸新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新增了虛擬現實技術與應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專業;城陽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新增了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專業。這些專業都與青島重點發展的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等創新型產業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
產教協同融合,聯合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深化產教融合,需要從學校端發力,開設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緊缺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教學體系,提升辦學質量;也要從企業端入手,以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共同設立實習實訓基地等方式,吸納企業深度參與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教材開發、教學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等教學環節。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青島各中職學校在設立新專業時,特別強調了產教融合,他們到企業、行業協會做市場調研,邀請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確保新增專業符合市場需求,服務產業發展。
“當前,我國虛擬現實行業面臨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數據顯示,未來3到5年,VR行業人才缺口預計達200萬人,適合中職學生從事的虛擬現實相關職業崗位主要有VR內容開發、3D建模與動畫設計、虛擬仿真系統實施等。”西海岸新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信息工程部主任丁玉杰介紹,今年該校新增虛擬現實技術與應用專業時,特別邀請相關企業人員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未來,該專業學生將會到企事業單位的VR影視三維建模師、影視動畫師、VR仿真工程師等崗位實習,感受企業文化,適應企業管理,熟練操作技能,提高綜合職業能力。同時,企業導師也將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引導學生了解國內外行業、專業發展趨勢。城陽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則計劃與周邊的青島遠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航達智能、青島極目機器人等無人機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強化產教協同與產教融合,增強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專業育人實效。
初中后五年制高職是貫通中高職教育階段,一體化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既滿足了培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工作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又滿足了學生學歷提升的需要;既服務了經濟社會發展,又服務于人的發展。
多所中職學校新開設的初中后五年制高職專業也都與青島的產業結合密切,在具體的人才培養中強化了產教融合。今年青島交通職業學校新增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初中后五年制高職招生。“學校與青島諸多汽車4S店都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學生學習期間將到企業跟崗實習,在實踐中了解各品牌車型特點,參與汽車保養、零部件更換、故障排除、客戶關系協調等各環節工作,實現校企協同育人。”青島交通職業學校招生實習處主任王德輝介紹。
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今年則新增了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初中后五年制高職招生。“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由中職學校、高職院校與企業聯合制定,方案突出了產教融合、校企協同,例如我們會在高一時安排學生到企業參觀,高二時邀請企業專家講座,高三時讓學生到企業跟崗實踐,從而提升育人的實效。”徐法惠表示。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