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青島市金融創新成果獎評選結果揭曉,青島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產交所”)申報的“融資監管+供應鏈體外循環”助企紓困項目憑借突出的創新性、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及重要的示范價值獲得優秀獎。產交所的獲獎標志著青島市在金融創新領域對多元化主體的認可,彰顯了青島產交所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的創新價值。
危機突發:高鐵核心零部件供應商陷入生死存亡關頭
本次紓困主體為中國中車高鐵車輛零部件核心供應商,在高鐵產業鏈中占據關鍵地位。受母公司退市影響,企業遭遇系統性經營危機,銀行賬戶及應收賬款被司法查封,資金鏈斷裂,面臨被迫停工停產的重大風險。
為求生存,企業曾向城陽區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卻因證監會發布的關于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相關規定而被迫停止。更嚴峻的是,在當時的形勢下,除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外,沒有任何一家金融機構愿意提供融資,企業融資之路被堵死。
國企擔當:青島產交所逆風而行
就在企業一籌莫展,各金融債權人均宣布其債務提前到期且向法院提起訴訟的關鍵時刻,青島產交所作為國有企業,積極響應支持實體經濟、保障社會穩定的號召,主動承擔起責任。
由青島產交所控股子公司青島國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具體實施紓困工作,創新性地采用“政-企-法-資”四方協同治理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自救、法律保障、資管監督”的閉環治理體系。依托“融資監管+供應鏈體外循環”雙輪驅動,實現資金安全與生產重啟。如今,企業經營基本恢復,員工隊伍穩定,客戶信心回歸,業績穩步增長。
獎項突破意義:拓寬金融創新邊界
青島產交所在企業紓困中展現的創新實踐,打破了人們對金融創新的傳統認知——金融創新不僅限于金融機構的產品設計,更在于服務實體經濟的路徑突破。本項目創新性地解決了困境企業融資難、融資安全無保障的問題,不僅幫助企業走出了困境,更重要的是,它穩定了就業,維護了社會穩定,優化了青島市的營商環境,為更多企業在青島發展增強了信心,也為我們應對類似的企業危機提供了寶貴經驗。
產交所之聲:以創新踐行國企使命
針對“融資監管+供應鏈體外循環”助企紓困項目的成功獲獎,產交所控股公司青島國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此次紓困項目的肯定,更是對非金融機構在金融創新中價值的認可。我們始終認為,金融創新的核心在于‘實效——能否真正解決企業難題,能否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經濟。’國易資管作為一家專業咨詢管理公司致力于通過創新服務方式盤活困境企業和閑置低效資產,專業的管理團隊精準解決金融機構投后、貸后管理缺失的行業痛點。”
談及項目攻堅過程,他感慨道:“在了解到企業的困境后,我們深知,如果不能及時伸出援手,這家企業可能就會徹底倒下,這不僅會造成大量員工失業,還可能影響到相關產業鏈的穩定。所以,即便在各金融債權人都持觀望態度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決定逆風而上。”
他進一步介紹到“我們的核心思路就是創新。傳統的紓困路徑往往存在諸多局限,要么依賴政府單一兜底,壓力過大;要么全靠企業自主突圍,難度太大。因此,我們提出了‘政-企-法-資’四方協同治理模式,通過政府的引導和協調,企業自身的積極自救,法律的有力保障以及資管公司的專業監督,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同時,“融資監管+供應鏈體外循環”的雙輪驅動,通過嵌入式的全鏈條監管,確保了資金用在刀刃上,讓生產能夠快速恢復。目前來看,這些創新舉措取得了實效,企業的生產經營基本恢復,這讓我們感到非常欣慰。”
此次青島產交所獲獎,不僅是對一個項目的褒獎,更是青島金融創新生態日趨完善的生動注腳。隨著非金融機構深度參與金融創新,這座城市的實體經濟將獲得更豐富的發展動能,金融與產業的融合之路也將越走越寬。文/郭慧敏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