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月流動性料有驚無險 資金面“通關”還有三道坎
“交易所隔夜利率沖上8%了!”30日早間,券商交易員小李緊張地盯著盤面。8月以來,資金面幾乎從月初一直緊到月末,不少交易員,尤其像小李這樣身處非銀機構的,不得不到處“跪求”資金,機構違約“傳說”也重現江湖。好在30日尾盤資金供給增多,流動性緊勢稍顯緩解,小李也順利地平掉自己的頭寸。
然而,最難熬的時點很可能尚未到來。馬上將進入季末月,同業存單到期量逾2萬億、季末MPA考核,疊加外圍貨幣環境的影響,將是資金面順利“通關”需過的三道坎。分析人士指出,在超儲率處于低位的背景下,近期央行連續大額回籠資金令機構“人心惶惶”,加之9月擾動因素不少,市場流動性預期易緊難松,不過在央行“削峰填谷”的操作基調下,對9月流動性不必過于擔憂。
資金緊勢再現
8月末,像小李一樣的交易員再度進入“跪求隔夜”的狀態。
自25日起,交易所中短期回購利率開始飆高,直觀地展現出非銀機構融資難、融資貴的狀況。
30日早間,央行公開市場操作(OMO)再度凈回籠1000億元,加重市場緊張情緒,上交所隔夜品種(GC001)利率應聲沖高至8.15%,跨月的7天期品種(GC007)利率早盤也觸及6.14%的高點,雙雙創7月底以來新高。
“貴也沒辦法,為軋平頭寸,再貴也得硬著頭皮拿!”小李說。據業內人士透露,此前一日(29日),至尾盤階段仍有少量機構沒有平完頭寸。
8月以來,資金面幾乎從月初一直緊到月末,資金利率一路上行態勢甚為明顯,這一狀況明顯超出市場預期。從銀行間貨幣市場來看,至29日收盤,隔夜加權利率(DR001)報2.9622%,較月初低點2.6616%上行30BP;7天加權利率(DR001)報2.9322%,較月初低點2.7838%上行15BP.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超儲率處于低位的背景下,繳稅、繳準、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擾動因素疊加,而央行OMO投放力度較7月減弱,尤其近期央行連續大額回籠資金,導致資金面出現超預期緊張。
“隨著超儲率持續在較低水平,銀行體系資金面顯得更為脆弱,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周期性流動性投放對市場資金面的影響顯得更為顯著。”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指出。
數據顯示,8月截至30日的22個交易日中,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有11個交易日實現凈回籠,有6個交易日實現中性對沖,僅有5個交易日實現凈投放。總的來看,8月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26300億元,逆回購到期31100億元;開展MLF操作3995億元,MLF到期2875億元;當月累計凈回籠資金3680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財政支出、國庫定存操作、金融機構法定準備金退繳等因素形成流動性供應,但近期公開市場資金凈回籠較多、市場總體超儲率偏低及流動性分布不均衡等因素限制了流動性回暖,疊加臨近月末季節因素等的影響,金融機構資金融出謹慎,資金面料在緊平衡格局中跨月。
9月還有三道坎
30日,在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的支持下,午后資金面緊勢稍顯緩解,隔夜加權利率DR001下行4BP至2.92%,指標7天期加權利率DR007也下行近6BP至2.885。但想到即將進入9月,小李絲毫不敢樂觀。
“最難熬的時點可能尚未到來。”業內人士指出,在超儲率處于低位的背景下,9月天量同業存單到期,疊加季末MPA考核,以及外圍貨幣環境的影響,將是后續資金面不得不面臨的三道坎。
首先,相比于3月、6月,9月同業存單到期量達到歷史新高,將對資金利率造成較大壓力,這也是目前市場最為關注的焦點。此前的6月份,央行在流動性上邊際放松,資金面相對寬松后中小商業銀行又大量增發同業存單,其中占比最大的是3個月期限的同業存單,這些同業存單在9月面臨大量到期。
據統計,9月份同業存單到期量為2.3萬億元,超過今年1-8月水平,存在較大滾動續做壓力,9月季末時點,疊加MPA考核壓力下,同業存單利率有較大上行壓力。
其次,從歷史上看,季末MPA、LCR等流動性考核壓力,對于債券投資、銀行與非銀資管合作業務和銀行間回購都將產生收縮效應,容易引發資金面緊張。而今年以來,銀行超額準備金率持續處于歷史低位,MPA考核臨近,疊加同業存單大量到期,將導致銀行流動性壓力進一步加大。據機構測算,7月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已降至1.1%左右,到8月中旬繳稅后,或進一步降至1%,屬于歷史上極低的水平。此外,同業存單納入MPA考核、史上貨幣基金新規對流動性的影響也待觀察。
再者,9月份,美聯儲還可能宣布啟動“縮表”,歐元區貨幣政策也有收緊預期,外圍貨幣環境對國內流動性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影響。長江證券指出,每個季末召開的美聯儲FOMC會議,也可能對國內流動性產生干擾。
總的來看,在超儲率維持低水平的背景下,銀行體系資金面脆弱,即將到來的9月流動性擾動因素不少,市場流動性預期易緊難松。
不必過于擔憂
盡管“三道坎”給流動性運行造成一定障礙,但市場人士同時認為,央行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基調并未改變,在“不松不緊”、“削峰填谷”式的貨幣操作下,對9月流動性環境也不必過于擔憂,資金面大概率將維持在緊平衡狀態。
長江證券研報指出,9月,同業存單到期規模創歷史新高,還面臨MPA考核、美聯儲FOMC會議等影響。與前兩個季度末相比,對9月流動性環境不宜過于擔憂、也不宜期望過高。貨幣投放或繼續“削峰填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基本穩定,資金面或維持緊平衡,仍需做好流動性管理。
中金公司分析師表示,9月份同業存單滾動發行會由于供求重新匹配而產生摩擦,尤其是銀行會由于不確定性而增加備付。加上季末MPA考核、LCR等流動性考核壓力,容易引發資金面的壓力。不過,從今年的實際情況看,季度月市場均普遍擔心,但由于央行的資金投放操作加上財政存款季末集中投放,資金面反而不緊張。在貨幣政策的不松不緊、削峰填谷的操作下,資金面大概率仍是有驚無險。
明明則認為,9月資金面將相對充裕。首先,貨幣基金新規落地不明確,貨基續做同業存單動力較大,到期風險較低;其次,基于2015年和2016年第三季度季末財政存款釋放比例,估算得到9月釋放量在5000億元-9000億元之間,資金面充裕;在超儲率低水平背景下,央行通過預判采取預調,使流動性周期與市場預期資金面周期相逆,“該緊不緊,該松不松”,9月中旬開始央行或將進行流動性凈投放,保證9月底資金面的“不緊”。
綜合機構觀點,超儲率低意味著資金面“底子薄”,9月擾動因素較多,資金面波動加大將不可避免,但央行貨幣政策維持穩健中性,公開市場操作“削峰填谷”,后續資金面不松不緊、維持緊平衡仍將是常態。
[編輯:三人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