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11月,青島成為全國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城市,按照要求,到2015年青島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要達到5200輛。昨日,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11月底,全市已完成車輛掛牌和備案登記的各類新能源汽車4794輛。截至12月29日,各車輛銷售機構正在辦理掛牌、免稅等手續的超過6000 輛,創我市單月推廣數量之最,今年我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數量將超過1萬輛,遠遠超過5200輛的示范城市目標。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王曉雨
1個月新增6200輛新車
“青島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現在已經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 ”昨日的媒體通報會上,市科技局高新處處長張寧介紹了從2013年到2015年青島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情況。根據市科技局新能源汽車推廣中心統計,2014年全市推廣新能源汽車739輛,是前三年推廣總量的1.6倍。 2015年上半年推廣976輛,是去年總量1.3倍。今年12月,我市各車輛銷售機構正在辦理掛牌、免稅等手續的各類新能源汽車超過6200輛,創我市單月推廣數量之最,超過11月底之前全市4794輛的累計數量。
張寧分析說,前期我市推廣工作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領域,以純電動公交車推廣應用為主,而現在,乘用車的比例不斷增加。截至11月底,全市累計推廣純電動公交車135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118輛,開通公交線路近60條,累計安全運行1580天,累計安全行駛里程近8000萬公里。今年以來,我市加大了乘用車推廣力度,電動乘用車的增速明顯加快。在2014年底推廣的739輛車中,乘用車只有249輛,僅占推廣總數的33.7%。到 11月底,全市累計推廣電動乘用車3301輛,占全市總推廣數4794輛的68.9%。12月新增的6000余輛車中,絕大部分為電動乘用車,預計今年我市電動乘用車占比將超過80%。
建成在建充電端9000個
張寧介紹,在推廣新能源汽車之初,我市就確定了“以充帶車,車充同步”的思路,解決老百姓關注的“買了車沒地兒充電”難題。目前,全市已建成換電站7座、充電站108個,建成及在建交直流充電終端9000余個。2014年之前,共建成公共充電終端291個,今年6月底達到823個,11月底達到1666個,預計年底在建和建成將超過9000個。現在,全市已經構建了以公交充換電站、公共停車場、政府機關、科技園區及高校、企業和具備條件的居民小區為主體的公共充換電服務網絡。
“獲批推廣應用示范城市以后,我市專門成立了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出臺了包括財政補貼、充電服務價格、機關公務用車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張寧介紹,去年以來,面對公務車改革導致新車采購和更新暫停、出租車擴增難度大等問題,青島提出了“以充電設施帶動車輛推廣、以集團化帶動私家車應用”的推廣模式,確定以政府機關、科技園區及高校、大型企業、具備條件的居民小區為重點,加大社會化乘用車推廣力度。
啟動集團化車輛推廣行動
據了解,去年以來,我市啟動了集團化車輛推廣應用專項行動。在大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推動通勤班車、公務用車以及員工自購車等方面的應用,擴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化應用范圍。目前,高新區、嶗山區、海爾、流亭機場等區市政府和單位已購置或租賃新能源通勤班車、禮賓接待用車等計200余輛,建成充電終端500余個。
此外,還開展純電動乘用車和物流車的日常租賃、分時租賃等試點,推動新能源汽車應用多元化。在嶗山區率先啟動公務出行分時租賃試點,在區級機關、街道辦等10余個停車場建設充電終端,投運租賃車輛50輛。前天市機關事務局又組織了“公務綠色出行”活動,首批開通22個黨政機關服務站點,共投放150輛純電動汽車開展電動汽車分時租賃。
張寧介紹,現在高新區按照85%的比例補貼車輛租賃費用,區內租用新能源汽車100輛,建設充電終端172個,實現高新區內兩公里充電網絡全覆蓋。藍色硅谷、董家口港區、西海岸大學城等區域也已著手啟動試點工作。
新版補貼政策近期出臺
據了解,國家2016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出臺,我市現行補貼政策也將于今天正式到期。昨日,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現在我市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2016至2020年我市新能源汽車地方財政補貼政策,計劃在近期出臺實施。
根據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計劃,下一步,我市將在繼續推進“公務綠色出行”活動的基礎上,將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從目前的市區兩級,向街道和社區延伸;同時,還將“綠色出行”活動推向大學、科研機構、科技園區,以及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擴大社會的參與面。此外,還將推進新能源汽車在企事業單位通勤車、快遞物流用車以及治安、環衛等專用和特種車等方面的應用。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