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9月12日訊 為深入貫徹2025年全國網絡安全宣傳周的要求,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和文明素養,推動網絡文明與校園教育深度融合,9月11日,由青島市市委網信辦主辦,信新相映公益平臺承辦的“網絡正能量進校園”活動在走進青島市市南區貴州路小學,為六年級的九十多位孩子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網絡安全與文明教育課。
“同學們,生活中使用過網絡做什么?”課程伊始,網絡正能量宣講員于曉老師以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開啟了課堂,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大家紛紛踴躍舉手發言,分享自己在網絡世界中的各種經歷,有的說用網絡學習知識、有的說用網絡玩游戲娛樂、還有的說用網絡與遠方的親人朋友視頻聊天,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在課程內容中,于老師重點講解了網絡詐騙相關知識。她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案例,向同學們揭示了網絡詐騙的常見手段和嚴重危害。“現在很多不法分子會利用二維碼設下陷阱,一旦掃碼,可能會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甚至遭受財產損失。”同時,于老師也提到了刷單行為的風險性,“刷單不僅是違反市場規則的行為,而且背后往往隱藏著詐騙套路,大家千萬不要被那些所謂的高額返利所誘惑。”為了讓同學們更有切身體會,現場還分享了自己平時生活中的案例,通過這些真實經歷,同學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網絡詐騙的潛在風險。
網絡用語也是本次課程的一個重要話題,于老師讓同學們列舉出自己平時常用的網絡用語,隨后引導大家思考這些用語在使用場景中的恰當性。她告訴同學們,在網上發表意見時一定要使用文明用語,“網絡雖然是虛擬的世界,但我們也要像在現實生活中一樣,尊重他人,禮貌交流。一句不恰當的話語,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傷害,也會破壞網絡環境的和諧。”同學們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同時,于老師還為同學們科普了12355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熱線號碼。她介紹道,當同學們在網絡世界中遭遇不良信息、網絡暴力或者其他困擾時,除了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還可以通過這個熱線尋求幫助。“這個熱線會有專業的工作人員為大家提供指導和支持,幫助大家解決問題。”于老師說。
課程的最后,在于老師的帶領下,全體同學一起朗讀《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同學們整齊而響亮的聲音在教室里回蕩,也將網絡文明的理念深深植入了每一位同學的心中。
據了解,貴州路小學始終將網絡正能量教育融入學生成長全過程,構建起課堂教學、假期引導與科技賦能相結合的教育體系。據學校學生會主任吳雅慧介紹,在日常教學中,學校依托道德與法治課程搭建網絡素養教育主陣地,不僅系統科普網絡正能量知識,還通過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互動教學形式,幫助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真偽、理解正能量傳播的意義,讓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可感知、可踐行的行為準則。
此次網絡正能量安全周進校園活動走進貴州路小學,不僅讓同學們系統地學習了網絡安全知識,提高了防范網絡詐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樹立了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和文明上網意識。未來,網絡正能量進校園活動還將持續開展,為更多的青少年筑牢“數字防護網”,助力他們在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中茁壯成長。(記者 郭慧敏)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