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夏日“書”適區 圖書館成“人氣旺地”
空調足、網速快、氛圍好 島城公共圖書館及民營圖書館自習室人氣爆棚
8月12日清晨7時剛過,青島市圖書館門前,等候入館的隊伍已蜿蜒數百米,為了抵抗夏日的大太陽,不少愛美的女生撐起了遮陽傘。待到大門開啟,人流如潮水般涌入,清涼的冷氣撲面而來,大家顧不得喘息,火速奔向目的地——各樓層的自習空間。不過片刻,幾百個座位已難覓空席。這個暑假,空調、Wi-Fi與寧靜的氛圍共同交織,使圖書館自習室人氣持續爆棚,成為島城一道獨特的“夏學”風景線。
600余個自習位天天滿員
清涼、便捷、專注——圖書館自習室的“三重吸引力”牢牢吸引了渴望一片靜土的人們。室外驕陽似火,自習室內卻如被精心呵護的涼爽綠洲。空調持續輸送的涼意,撫平了夏日的燥熱,也撫順了紛亂的心緒。穩定而高效的無線網絡覆蓋,成為汲取知識的無形橋梁。一位埋首電腦屏幕前的大學生坦言,圖書館網速快且免費,查閱文獻、下載資料順暢無阻,“這是在家和咖啡館都難以完全替代的效率保障。”而電源插座區域更是“兵家必爭之地”,那些被充電線連接的筆記本電腦和手機,是數字時代學習的“剛需”。至于那份彌漫在空氣里的集體專注,則更顯珍貴。唯有書頁翻動的沙沙聲與鍵盤敲擊的啪啪聲在空間里回響,隔絕了喧囂,營造出一種不容懈怠的沉靜力量場。自習室中,不同年齡的身影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暑期學習圖鑒”。伏案疾書的高中生們正爭分奪秒完成暑期作業;考研大軍將這里視為重要據點,書本筆記層層疊疊,筑起奮斗的堡壘;還有利用假期“充電”的年輕上班族,專注閱讀的身影同樣融入其中。一位從外地歸來的青島籍大二學生笑言,自己如同“候鳥”,假期一到便“遷徙”回圖書館,“這里氛圍好,效率高,能抵得上在家好多天。” 在眾多埋頭苦讀的身影中,開學即將升入五年級的小學生邢凱翔有些形單影只,他告訴記者,放假之后,圖書館就成了他的“托管班”:“媽媽在附近上班,每天都會把我放到圖書館學習,媽媽說這里很安全,而且哥哥姐姐們的學習態度也會影響我,希望我能在圖書館里學會‘專注’這件事情。”邢凱翔告訴記者,放假一個多月的時間,自己在圖書館自習室里已經完成了所有的暑假作業,“偶爾學習累了,還會去借閱一兩本書,讀一讀,放松一下。”
青島市圖書館館長徐月霞表示,圖書館的自習室,在暑期超越了單一功能,成為這座城市中一處多元需求交匯的精神棲息地。暑期以來,市圖書館600余個自習位幾乎天天滿員,面對激增的入館人流,市圖書館業已提前布局,不僅自習空間悉數開放,還加強了日常服務保障。保潔人員增加打掃頻次,確保環境始終整潔;安保人員不時輕聲巡視,及時提醒極少數偶爾出現的私語聲,共同守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寧靜秩序。徐月霞表示,看到自習室滿座,內心欣慰且滿足:“能讓市民和學子們擁有這樣一個舒適、專注的學習環境,這正是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空間的價值所在。”
多元經營滿足不同需求
當酷暑的熱浪席卷街巷,圖書館內卻因知識與求索的匯聚而自成一方清涼天地,自習室內除了學生族這一主力軍外,圖書館附近的市民也是自習室里的常客。常年位居市圖書館借閱榜前列的賀孟全幾乎天天來此報到。今年已過古稀之年的賀孟全告訴記者,每天到圖書館就像退休前天天上班一樣自然,“吃過早飯,就會來到圖書館自習室,看書做筆記,充實的一上午不知不覺就過去了。”賀孟全有個習慣,每次讀書前都會拍下當日的閱讀書目,發到家庭群里,“希望用我的閱讀習慣帶動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公共文化場館內的自習室免費開放,對于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市圖書館還在每張自習桌上貼上了諫言二維碼,聽取讀者的意見,及時改進工作方法,力爭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李滄區圖書館則推出了掃碼預約自習位,提前一天預約,以防惡意占位。此外,不少民營圖書館也推出了更為多元的便民服務,如年卡制自習位,每年繳納一定的金額即可閱讀圖書,享用自習位,同時還特設餐飲區,為在此讀書、學習者提供特色茶飲、快捷午餐等。
圖書館內的自習室是一方書香彌漫的“精神避暑勝地”,正以其特有的寧靜與高效,默默托舉著無數人伏案耕耘的身影。那些被汗水與專注共同浸潤的時光里,未來的答案正在書頁翻動聲與鍵盤敲擊聲中悄然生長。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潔 攝影報道)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