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打造千億級海上風電集群
8月28日,在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青島市系列現場媒體見面會第五場——綠色能源產業鏈專場。東方風電(青島)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鵬輝能源(青島)有限公司,北辰先進循環科技(青島)有限公司,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就青島綠色能源產業發展進行解讀。
打造北方風電產業重要樞紐
青島市擁有870公里海岸線和1.2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海域風能資源豐富,年平均風速穩定,靜風期少,海上風能技術可開發量巨大。山東半島海域水深條件適宜,近海200公里內、水深100米以下區域的風能資源可支撐千萬千瓦級規模化開發,為青島建設海上風電基地提供了天然優勢。
東方風電是中國風電裝備行業領軍企業之一,在權威機構發布的全球風電整機商排名中常年位居全球前列。東方風電產業和市場開發中心副主任、東方風電(青島)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俱龍表示,青島開展風電裝備項目的優勢在于地理位置優越、風能資源豐富、產業基礎扎實、政策支持有力、市場需求旺盛。這些因素共同推動青島在風電領域占據競爭優勢,尤其是在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和項目開發方面,有望成為中國北方風電產業的重要樞紐。
青島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包括補貼、稅收優惠和土地支持,鼓勵風電裝備制造和項目落地,并以即墨區為核心,通過東方電氣等行業領軍企業整合供應鏈資源,推動風電裝備制造、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俱龍表示,東方電氣充分開發利用青島市境內自然資源,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優勢,助力青島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由東方風電在青島市即墨區投資建設海上風電北方總部(海上風電產業園),項目共分三步實施:風電主機裝配、科技創新中心(一期),電機、電控、運維中心(二期),葉片(三期)。園區建成投產后與相關機構開展合作和產業鏈協同,為青島市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
聚焦產業鏈下一個制高點
四十多年前,漢纜從一根裸導線起步;四十年如一日,漢纜只專注做一件事情:“為全球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電纜系統”。漢纜已從傳統的產品制造商,發展成為行業領先,能為全球用戶提供從電力設計、電纜及附件、高電壓材料,到工程總包、智能運維、氫能源應用全套解決方案和“交鑰匙”工程的服務商,為世界構建著能源的“動脈”。
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剛介紹:“我們早已不將自己僅僅定位為一家產品的制造商。在新一輪的能源革命浪潮中,漢纜股份立志成為綠色能源產業鏈的‘深度賦能者’‘協同創新者’和‘未來引領者’。面向未來,作為‘未來引領者’,我們的目光始終聚焦于產業鏈的下一個風口和技術的制高點。”
張立剛表示,近年來,隨著近海風電將逐漸向著深遠海方向發展,與漂浮式的風機配套的動態型海底電纜以及臍帶電纜將會得到大規模的應用。漢纜自2014年率先在國內組織研發動態型海纜和臍帶電纜,目前已經為國內的多個重點項目提供了電纜和電纜附件類產品的配套服務。隨著深遠海項目的離岸距離加大,配套的主送出類海底電纜將由現在的交流220kV三芯海纜向著交流330kV、交流500kV、柔性直流400kV和柔性直流525kV的方向發展。面對深海遠風、光伏氫能這樣的時代課題,我們將持續向那些“卡脖子”的技術堡壘發起沖鋒。
青島產電池使用壽命達15年
鵬輝能源是一家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聚焦電池產品及儲能系統領域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技術型企業。鵬輝能源的儲能電池出貨量多年穩居全球十強,其中家用儲能電池和便攜電池多年位居全球前五。
廣州鵬輝能源(青島)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剛介紹,青島鵬輝目前主要生產磷酸鐵鋰電池,主要的應用場景是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等。其優勢是長循環、高安全、長壽命。像電力儲能,鵬輝能源的電池循環壽命可達1萬周以上,可達到12年至15年的使用壽命。從安全性來看,針刺、擠壓時不起火、不爆炸、不冒煙,重物沖擊也沒有安全隱患。低溫電池可以在零下40℃的環境使用,充放電效率可以達到90%以上。一般的電池是在零下20℃,充放電效率大于70%。這得益于鵬輝能源獨創的低溫超導技術,在材料體系上進行了創新。
鵬輝能源攻克氧化物基固態電池的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研發出新一代固態電池。該電池采用復合無機陶瓷電解質層取代傳統隔膜,并運用特殊的電解質濕法涂布工藝,無需注液并有效解決了固—固界面阻抗難題,大幅簡化了制造工藝。通過進一步優化材料體系和推動設備國產化,未來3—5年內,固態電池模組成本有望降至與液態電池模組相當。同時,固態電池的工作溫度范圍將拓展至-40℃—85℃,能量密度提升至320Wh/kg以上,在針刺測試中可確保不起火、不冒煙、不爆炸,具備卓越的安全性能,能夠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飛行器等高端領域。
為海上風電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大氣及海洋激光遙感監測技術及裝備的研發與創新,為風電新能源智慧開發運行、氣象和海洋防災減災監測體系建設、低空經濟安全保障、藍天保衛戰持續賦能。激光雷達技術就如同給大氣和海洋做CT,鐳測創芯成功打破了國外長期的技術壟斷,核心技術和產品性能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
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榮忠介紹,鐳測創芯的激光雷達技術服務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公司自主研發的激光雷達采用遠程遙感探測方式,可在海上移動平臺(如浮標)上進行測量,能夠快速獲取大范圍海域的風能數據,實現對海上風場的大范圍三維掃描,全面捕捉風電場區域內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風資源數據,實現秒級數據刷新率,1m距離分辨率,測量精度符合IEC及OWA國際標準,為風資源評估提供更可靠的數據支持。激光雷達建設成本僅為測風塔的三分之一,極大減少風資源勘測的資金投入與建設周期,據相關機構測算,企業相關裝備及技術已帶動行業降本增效超30億元。
鐳測創芯的漂浮式測風激光雷達是國內第一個成功實現商業化的產品,成功通過了DNV的分級認證和OWA STAGE2認證,目前已經服務海上完成近百個風電項目開發。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李沛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