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日開海,“鮮味爭奪戰”一觸即發
黃渤海伏季休漁期將在9月1日中午12時正式結束,數百艘漁船早已整裝待發,即將揚帆起航,撒下今秋第一網。與此同時,一場關于“鮮味”的爭奪戰,也正在青島各大海鮮市場悄然上演。以螃蟹為例,目前南方蟹勢頭正盛,而本地蟹也已蓄勢待發。開海前夕,記者走訪城陽水產批發市場等地,提前探訪海鮮市場價格背后的“明爭暗斗”。
南方蟹憑價格優勢搶占先機
隨著開海臨近,城陽海鮮批發市場已逐漸活躍起來。目前,市場中的梭子蟹仍以南方蟹為主。早在8月上旬東海開漁后,就已有大批南方梭子蟹涌入市場,導致梭子蟹整體價格下降超過三成。
這些南方蟹多數來自江蘇,經一級批發商流通至城陽的二級批發商,再經分揀后流向三級零售商。城陽海鮮商城商戶蘇田菊表示:“目前市面上以連云港的南方蟹為主,本地蟹數量較少,價格也偏高,等到開海后,本地梭子蟹才會逐漸多起來。”
零售市場同樣熱度不減。在青島埠西市場,攤主介紹:“南方蟹根據大小不同,三兩的45元一斤,五兩的75元一斤;本地養殖蟹三四兩的母蟹約85元一斤,七兩的‘大公蟹’則要100元一斤。”盡管價格差異明顯,但據攤主反饋,剛剛過去的周末,南方蟹和本地蟹銷量都不錯。一位正在挑蟹的顧客說:“選蟹首先看肥瘦,再看產地和大小。總之是一分價錢一分貨,想撿漏很難。”
社區團購也成了熱門渠道。城陽一位商販每天早晨在團購群更新價格:“今日新鮮田橫螃蟹55元一斤,半野生鹵水大蝦僅剩10斤,欲購從速!”消息發出僅15分鐘,份數就已訂滿。
南方蟹VS本地蟹
盡管眼下南方蟹占據上風,本地蟹卻正在蓄力反擊。8月20日青島迎來“小開海”,少量本地海捕蟹已通過小型張網漁船進入市場,而真正的“主力”則要等到9月1日全面開海之后。
本地蟹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鮮”。城陽順達水產負責人李明指出,因無需長途運輸,本地蟹從“船頭”到“灶頭”的時間更短,鮮度和肥度都更勝一籌。加之青島本地梭子蟹比南方蟹生長周期長一個月,肉質也更加飽滿鮮美。
即墨區和西海岸新區是青島螃蟹的主養殖區。開海后,本地蟹將逐日增加供應,預計9月上旬迎來收獲高峰,整個產期可持續至11月。隨著水溫降低,螃蟹活動減少,會逐漸變得更加肥美。不過剛開海時母蟹尚處于蛻殼生長期,要吃帶黃的母蟹,消費者還需再耐心等等。
好貨自然價高。多位商販預測,開海后本地蟹在城陽批發市場的價格預計60元一斤起。李明表示:“開海初期消費者嘗鮮熱情高、需求大,價格會偏高。但隨著本地蟹上市量增加,價格將逐漸回落,屆時南方蟹的價格優勢不再,本地蟹將成為市場主流。”此外,隨著秋季深入,大閘蟹等其它蟹類也將大量上市,消費者的選擇更多,梭子蟹需求可能被分流。
小海鮮品類將更加豐富
各類小海鮮一直是市民餐桌上的最愛。據嶗山區沙子口佳得樂農貿市場商販段曉順介紹,開海后八帶、墨魚、章魚等海鮮以及各種小海魚將大量上市。開海初期因供應量有限,海鮮價格可能維持高位,隨后隨捕撈量增加逐步回落。
青島的海鮮購買方式也日趨多元,碼頭直銷成為新風尚。段曉順介紹:“在沙子口碼頭,每天一般有早晚兩波船靠岸。早上四五點以魚類為主,下午的船則更多供應小海鮮。”他提醒,“碼頭買海鮮越早種類越多,價格也越高;趕在尾市則價格更合適。”此外,每天下午3時—4時,南姜碼頭等近海港口會有漁船回港卸貨,市民可買到新鮮的大牙鲆魚、八帶等海產品。
盒馬鮮生青島區域水產采購負責人石雯表示:“9月1日開海后,水產的種類將大幅增加。像本地很受歡迎的帶魚、八爪魚、皮皮蝦,還有鼓眼魚、舌頭魚、小白鯧、扁口魚等,都會在各門店上新。”
段曉順分析,隨著中秋臨近,海鮮價格通常會出現節前上漲。尤其是打包海鮮禮盒的需求明顯增加。農歷財神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前后,蟹價甚至可能飆至每斤百元以上。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欒丕煒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