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2025年2月27日,韓國國會全體會議通過《稅收特例限制法》修正案,修正案主要內容聚焦于提高國家戰略技術半導體設備投資的稅收抵免率……”每個周三,走進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市北區稅務局“北稅外語橋”多國語交流專區,可以看到該局組建的“國別服務團隊”在集中討論多個國家的稅收新政,為國際稅收業務提供即時性信息參考。
近年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建設深入推進,市北區稅務局聚焦“引進來”“走出去”企業涉稅服務需求,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創新打造包含英語、法語、德語、日語等7國語言的“國別服務”團隊,助力企業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質量“引進來”,持續擦亮“稅路通@青島”品牌。
政策直達 助力“引進來”企業高質量發展
提升國際稅收管理水平,既要熟知國際稅收政策、又要用足用好國家稅收政策服務外資企業與外商投資企業。市北區稅務局組織“國別服務”團隊適時溝通轄區20余家外資企業,持續深化稅收大數據應用分析,將外資企業稅收管理與“一企一策”個性服務深度融合,同時梳理匯總與對應外商投資企業經營相關的稅費優惠政策,確保政策便利直達。“最近我們使用境內利潤再投資后,稅務人員提前主動聯系我們,幫助企業全面分析再投資稅收政策,梳理相關資料、協助填寫各項表單,幫我們緩解了不少資金壓力。”華青(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國別服務團隊”全程“一對一輔導”下,精準享受到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政策,這進一步提振了企業對境內企業的投資信心,為有力推動“引進來”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投資保障。
據悉,市北區稅務局充分發揮外語人才會外語、懂經濟、知產業、能服務的專業優勢,全力服務高水平“引進來”企業,助力市北區打造國際化稅收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國別服務”團隊累計服務“引進來”企業130余家。
多語種服務 打造非居民辦稅新場景
前不久,市北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迎來兩位在青島科技大學任教的印度籍教師。導稅員迅速引導,“國別服務”團隊專業干部與窗口業務骨干協同響應,全程提供專業雙語服務。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操作演示適用條件及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僅15分鐘便完成了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流程,成功退還稅款。印度籍教師忍不住連連贊嘆。
此次高效服務依托于市北區稅務局不斷迭代升級的“國別服務”團隊機制。從“語言破壁”到“服務升級”,市北區稅務局持續優化國別服務機制,拓展多語種智能咨詢、跨境稅收爭議調解等創新服務場景,以專業的服務能力、智能的服務體驗,讓“稅惠春風”跨山越海,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強勁“稅動力”。
合規引導 助力“走出去”企業風險防范
全國首個RCEP成員國企業稅收服務中心坐落于青島市市北區,中心主要面向涉及RCEP成員國的“引進來、走出去”企業,提供精細化、個性化的稅收協定執行、跨境稅收爭議、境外稅收政策解讀,以及便利化、信息化的納稅繳費服務。
為滿足“走出去”企業對國外稅收熱點政策解讀需求,市北區稅務局積極捕捉國際稅收動態,定期組織“國別服務”團隊在RCEP成員國企業稅收服務中心開展專項政策講解,針對企業所需國外稅收政策,團隊人員圍繞企業現實需要,通過通俗易懂的翻譯、深入淺出的解讀,幫助“走出去”企業進一步了解出口國家稅收政策現狀以及需要注意的風險點,同時,現場設置“一對一”政策問答環節,著力破解企業在國外政策理解運用方面的難點堵點,平均每場有70余家外貿企業參與培訓。“沒想到稅務部門還有既懂稅收還懂外語的人才團隊,能幫我們精準解讀國外的稅收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們對外經營的風險。”山東博約化學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崔艷玲表示。文/通訊員 萬云軍 劉鴻瑞 記者 趙彥閱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