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市再添10位“青島大工匠”
7月25日下午,“聚匠心 強品牌”青島市2025年“7·26工匠日”暨職工創新創造大會舉行。會上發布了2025年“青島大工匠”“青島工匠”“青島手造工匠”和“五位一體”職工創新創造成果;“青島大工匠”代表分享了先進事跡;“人民工匠”許振超向全市工匠人才送上寄語。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培育高素質工匠人才隊伍,“工匠之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青島市將始終把工匠人才作為寶貴財富,搭建成長階梯、拓展建功舞臺,為大家創新創業、成長成才提供堅實保障。全市廣大工匠人才愛崗敬業、拼搏奉獻,為城市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本屆“7·26”青島工匠日系列活動以“聚匠心 強品牌”為主題,聚焦培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工匠人才,聚焦服務“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等重點產業發展,更加注重彰顯工匠人才地位,通過各板塊活動的疊加效應,真正讓工匠人才站上城市中心位;更加注重弘揚工匠精神,通過全域宣傳宣教,引導全市人民增強對勞動價值、技能報國、實干興邦的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注重釋放工匠價值,通過發揮工匠人才技術技能、創新創造、示范引領等資源優勢,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力提速,為青島高質量發展鋪就人才和技能基石。
市總工會通過構建多元激勵機制和創新服務體系,全方位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一是系統搭建全員創新企業、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創新型班組、創新能手、創新成果“五位一體”職工創新創造體系,每年出資1000余萬元資助職工創新創造,目前加上今年產生的,累計培育市級以上全員創新企業80家、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290家、創新型班組180個,形成了產業工人全員創新“青島模式”。二是常態化開展“四技五小兩比”創新活動(技術革新、技術協作、技術推廣、技術培訓;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比技能、比創新),每年發布80項左右市級職工優秀創新成果并給予重獎激勵,全面點燃職工創新“強勁引擎”。2024年全市職工取得國家發明專利9097項,涌現應用型職工創新成果3.36萬件。
我市構建以“大國工匠”為龍頭,以“齊魯工匠”為引領,以“青島工匠”為主體,以區(市)工匠、產業(行業)工匠為基礎的工匠人才攀登成長體系,包括今年新培育的工匠在內,累計產生“人民工匠”許振超、“大國工匠”管延安等市級及以上工匠586人次,儲備各級工匠人才9000余人,數量居全省第一。堅持靶向培育。聚焦“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十大現代服務業、“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等重點產業發展,搭建勞動和技能競賽、全員創新創造等多個培育載體。聯合市工程咨詢院成立產改工作研究院,推進產改與產業發展融合共進;推動35個工匠學院共享培訓資源,凝聚各方合力,以產業和技術變革為導向,全職業周期賦能產業工人成長成才、由“工”變“匠”。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健 通訊員 王子楓)
2025年“青島大工匠”名單
馬偉光 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汽車裝調技能師
封善齋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術(青島)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研究院產品設計負責人
曲善村 國信中船(青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養殖工船特級水產技術員
仲積峰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電焊工
孫靖東 青島蘭石重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特焊班組長
張式雷 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技術負責人
鄧丁華 青島水務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機械管理專員
姜 濤 青島能源熱電集團第二熱力有限公司中心換熱站站長
高迎山 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維修班長
魏志浩 山東港口青島港青島前灣西港聯合碼頭有限責任公司門機司機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陳燭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