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水漲潮、離岸流……海邊游玩警惕這些安全隱患 消防部門提醒→
夏季去海邊游玩成為不少人避暑納涼的選擇。在海邊游玩時,人們通常喜歡在岸邊、礁石處踏浪嬉戲,但如遇強降雨天氣或漲潮等情況,海灘便暗藏風險。 連日來,各地消防部門接到多起游客海邊游玩遇險的警情。
游客趕海遇漲潮被困 消防緊急救援
近日,山東日照消防部門接到群眾求助,稱有5名游客在某海灘公園趕海過程中,因漲潮被困在一塊礁石之上。消防員駕駛橡皮艇趕到事發(fā)地點,發(fā)現(xiàn)被困人員距離岸邊大約100米左右,此時海水還在不斷上漲,已完全沒過礁石和游客膝蓋部位。
消防員協(xié)助被困兒童及其家人坐上橡皮艇。隨后消防員駕駛橡皮艇將2名被困游客護送至岸邊,其余3名成年游客則在消防員和當?shù)貪O民的幫助下,也被安全轉(zhuǎn)移至岸邊。據(jù)悉,5名游客均來自外地,因沒注意潮水上漲,直到發(fā)現(xiàn)潮水已完全淹沒退路,才只好撥打119報警求助。
不久前,浙江余姚杭州灣海域,也有十余名游客在趕海抓螃蟹時,被突然上漲的潮水圍困在海邊灘涂。接到報警后,當?shù)叵?、民警等救援人員立即趕赴現(xiàn)場參與營救。由于被困人員所處位置分散,救援人員攜帶救生衣和救生圈第一時間沖進海里,展開一對一營救。
此時,潮水還在上漲,最深處已沒過成年人腰部的位置。救援人員采取徒步的方式抵達被困人員身邊,幫他們穿戴好救生衣,再逐一攙扶將他們分別營救上岸。所幸救援及時,十余名游客均無大礙。
今年4月,青島消防部門也接到一起群眾求助,稱當?shù)啬尘皡^(qū)有2名青少年被困在距離岸邊約200米的小島上。當時正值漲潮期,通往小島的道路已被海水淹沒,因現(xiàn)場礁石較多無法滿足橡皮艇下水條件,救援人員綁好漂浮繩,蹚水前往被困人員所處位置。在為他們穿戴好急流救生衣,綁好安全繩后,護送他們安全返回岸邊。
海邊游玩 這些安全隱患勿忽視
消防人員介紹,在海邊游玩,游客遇險的事故多數(shù)為海水漲潮,而有著“海灘隱形殺手”之稱的離岸流,也是常見的海邊安全隱患之一。
海水漲潮速度快 有時不易察覺
在有著“日出初光先照”美譽的山東日照,每年夏天,碧海藍天和金色沙灘的美景都會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打卡。而與此同時,暑期也是一年當中,水域安全事故最高發(fā)的時段。
山東日照市消防救援支隊陽光海岸站站長 李珂:在海邊上,游客遇險的事故多數(shù)為海水漲潮,幾乎占了海邊各類安全事故的70%。我們也做過一個海水漲潮的試驗,在一塊2米高礁石的區(qū)域,海水漲潮在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里就將礁石全部淹沒。而在一些平坦的礁石上,海水漲潮淹沒的速度會更快,它也非常隱蔽,很多疏忽大意的游客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困在了大海之中。
離岸流:表面平靜具迷惑性 危險性極大
除了潮汐變化,有著“海灘隱形殺手”之稱的離岸流,也是常見的海邊安全隱患之一。所謂離岸流,學名“裂流”,是指當強風吹向海岸時,海水形成的海浪不斷從外海拍向岸邊,堆積過多的海水會沿著沙灘的平行方向移動,并逐漸匯集成一股強勁水流,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由于離岸流流速極快,且表面平靜具有迷惑性,因此危險性極大,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此外,在一些沿岸的灘涂地帶,由于淤泥深淺不一難以用肉眼判斷,往往造成不熟悉環(huán)境的游客“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加上部分海邊景區(qū)沒有設(shè)置防護欄,當海浪拍打堤岸易形成“卷浪”,游客腳下打滑從而被卷入浪中;同時,夏季也是海蜇活動的高發(fā)期,這種有毒的海洋生物一旦接觸到人體,便會釋放毒液導致中毒的發(fā)生。
選擇安全水域 規(guī)避風險安全游玩
消防部門提醒,去海邊游玩應(yīng)選擇安全水域,切不可前往未開發(fā)或未開放的區(qū)域,更不要盲目帶未成年人下水,以免發(fā)生意外。
山東青島的小麥島海域,這幾天迎來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趕海踏浪。由于小麥島屬于離岸島,退潮時,遍布周圍的各種礁石裸露在外,給想要親近大海進行打卡拍照的游客提供了便利。但對于礁石是否安全,卻并沒有太多人在意。
對此,消防員提醒,各地潮汐時間有其規(guī)律,游客去往海邊前,還是要提前留意當?shù)氐臐q潮時間,切勿在沒做功課的前提下,長時間在礁石上停留。
山東日照市消防救援支隊陽光海岸站站長 李珂:去海邊游玩要提前注意潮汐變化,比如山東省日照市,一天是兩次漲潮兩次落潮,而有很多沿海區(qū)域是一天一次漲潮一次落潮,區(qū)域不同潮汐變化也不同。大家在海邊景區(qū)游玩時可以向工作人員詢問,也可以通過海邊公示的展板或媒體軟件上獲知。
除了關(guān)注潮汐變化,當遇到離岸流等危險情況,我們又該如何自救呢?消防部門介紹:
離岸流速度快,距離長,千萬不要嘗試逆流而行游向岸邊;
因離岸流寬度通常只有10~30米,可以朝著與海岸平行的方向橫向游離,才是逃出激流的最佳方法。
如果發(fā)現(xiàn)水流阻力太大,無法橫向游出也不必慌張,應(yīng)放松身體隨波逐流,等被沖到水流平穩(wěn)的地方,再橫向游出返回岸邊。
此外,在海邊游玩的時候,如果萬一不慎陷入灘涂淤泥,應(yīng)首先保持冷靜,并采取科學的自救措施。
國家水域救援青島大隊分隊長 韓冠男:可以看到,原地直接拔腿是很難將腿拔出的,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緩慢轉(zhuǎn)動身體或者腿部,讓淤泥和腿部之間產(chǎn)生一定的空隙,隨后緩慢將腿拔出。
消防員還介紹,若游客不小心摔倒在灘涂時,首先要盡可能擴大身體與淤泥的接觸面積,同時張開雙臂去分散自己的體重,此后盡可能將身體轉(zhuǎn)身,采取匍匐前進的方式,向岸邊移動。此時,同行人員也可利用木棍或竹竿等可以拉拽的物品,通過助力的方式,幫助被困人員上岸。
消防部門提醒,去海邊游玩應(yīng)選擇安全水域,切不可前往未開發(fā)或未開放的區(qū)域,更不要盲目帶未成年人下水,以免發(fā)生意外。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