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攜程業績亮眼,創始人梁建章何以減持變現5億元?
記者:周凌峰
當攜程集團(NASDAQ:TCOM、09961.HK)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交出營收148億元,同比增長16%;歸母凈利潤48億元,同比增長26%的亮眼成績單時,資本市場卻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攜程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攜程高管團隊忙著減持。
這場"業績飄紅時的套現"大戲,讓投資者一臉懵。
財報顯示,攜程各項業務均呈現穩健增長態勢。第二季度,住宿預訂收入為62億元,同比增長21%;交通票務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1%;旅游度假業務收入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商旅管理業務收入6.92億元,同比增長9%。
“目前入境游對中國GDP貢獻仍低于0.5%,遠未達發達國家1%-2%的水平,未來增長空間廣闊。”梁建章在財報中興奮地表示,“更重要的是,入境游增長所創造的機會,不光惠及旅游業本身,中小企業尤其得益。從酒店、餐廳、旅行社到景點,其中不乏本地中小企業身影,它們在塑造旅游體驗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我們致力于通過提供數字化工具、營銷支持和平臺接入來賦能這些企業,幫助他們成長并把握全球需求增長帶來的機遇。”
然而就在這份成績單發布一周后,據攜程遞交給美國SEC的最新文件顯示,梁建章計劃出售100萬份ADS,按當前價值計算約737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5.27億元),這是梁建章2025年以來首次披露減持計劃。
與此同時,攜程聯合創始人、總裁范敏也提交了減持文件,擬出售7萬股ADS,價值約454.44萬美元(折合人民幣3242萬元)。
更值得玩味的是范敏的操作,這位攜程元老今年以來已進行多次減持:1月7日減持26萬股套現1328.08萬美元,2月27日減持15萬股套現859.5萬美元,5月27日再減持7萬股套現427.42萬美元,2025年累計減持金額已達3069.44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19億元)。
有投資者在股吧調侃“準備賣公司了”。
但記者注意到,這場減持的資本迷局背后,是酒旅行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
京東在6月推出的三年"零傭金"酒店會員計劃,一下子吸引近5萬家酒店入駐,直擊行業傭金高企的痛點。美團、阿里等依托其強大的流量引導和商家補貼切入市場,目標集中于中低端酒店和本地短途住宿方面。
這些跨界玩家正在動搖攜程的護城河。雖然攜程系仍占OTA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但要坐穩不得不考慮“后來者”的沖擊。與此同時,二季度攜程集團的營業成本(同比上升22%)、營銷費用(同比上升17%)、一般及行政費用(同比上升2%)的高升也不容小覷。
從市場格局來看,一方面,下沉市場被美團用直播和特價團購分食,抖音、京東、阿里等流量大廠的加入令下沉市場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另一方面,高端酒店資源又面臨京東 "零傭金"的誘惑,有酒店商家直言"天下苦秦久矣"。
攜程的應對之策是押注全球化,其國際平臺Trip.com海外用戶已突破 1 億,二季度國際OTA平臺總預訂同比增長超過60%,為公司貢獻了部分營收。但這似乎難以安撫市場情緒,有網友評論:"創始人最了解公司真實狀況,在股價高位套現,多少讓人心里打鼓。" 更值得關注的是,百度作為曾經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已從超20%降至7%,持續離場的不只是高管。
財報公布同一天,攜程同時宣布了大額股份回購計劃。公司董事會于 2025年8 月批準一項新計劃,授權回購總值不超過50億美元的已發行普通股及 / 或美國存托憑證。據披露,在此之前,攜程已根據 2025 年2月獲批的計劃,完成了約4億美元美國存托憑證的回購。
一邊是業績向好加大回購,一邊是則是業績向好加大減持,種種資本悖論背后,是整個酒旅行業從OTA壟斷走向生態競爭的新階段。當京東用供應鏈優勢重構價值鏈,美團用高頻流量碾壓低頻需求,攜程的“護城河”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場資本游戲的最終結局,或許將決定未來酒旅江湖的新格局。
[來源:海報新聞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