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1月2日訊 “說是免費體驗,可進了店不花錢就別想出來,店里的美容師會一直推銷體驗卡。”市民孫女士向信網(熱線0532-80889431)爆料,稱自己在李村步行街被推銷人員以免費體驗為由拉至附近美容店內,為了脫身不得已花了300元辦了張體驗卡。信網在實地探訪中也發現,這種以“免費體驗”為由頭招攬顧客的方式在李村商圈和臺東商圈“盛行”已久,不少女性顧客都因此花了冤枉錢。不僅如此,這些小型的美容機構很多都沒有按照國家規定懸掛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在給顧客做美容師時缺少必要的消毒步驟,產品沒有公示價格,同一款產品的價格可以從幾百元直接降價到幾十元。
為幫忙到店領禮品 被拉著做皮膚檢測
10月20日下午,孫女士在李村步行街逛街,走到利客來B座附近時,被一位伊玫爾生活會館店員攔住,邀請她到店內做一次免費的美容體驗。可到店之后,孫女士發現事實遠不像店員說的那么簡單,“美容師會往我臉上抹各種護膚品,抹完就開始推銷辦卡,不辦卡就長時間不給洗,沒辦法只能花了300元辦了張月卡。”回到家之后,孫女士越想越窩火,感覺自己像是被強制消費了一樣。
事實果真如此嗎?在李村步行街上,信網遇到了一位天璽國際工作人員的工作人員,“美女幫個忙吧,到店免費領取一份小禮品,就當幫我拿3塊錢提成。”這位年輕男子向信網出示了一張VIP尊享卡,表示通過此卡即可免費獲得一份精美禮品。
實際上,這家名為天璽國際的美容店就開在李村步行街旁的一座居民樓里,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擺放了三張美容床。但是,想要拿到免費的禮品并不容易,到店的顧客不僅需要填寫登記表,留下姓名和年齡,還得先接受一次皮膚檢測。
店里的美容師先在記者額頭上涂抹了一種白色乳液狀的產品,然后用一款宣稱是超聲波的儀器在額頭上打圈按摩,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白色乳液就直接變成了黑色。“你看,這么快就變黑了,你皮膚里的鉛汞含量已經嚴重超標了。”做皮膚測試的美容師表示,鉛汞超標說明皮膚里有大量的垃圾毒素,長此以往臉上會長斑長痘。不過,對于這樣嚴重的皮膚問題,美容師很痛快地給出了解決辦法:“抹過我們家產品的皮膚很明顯變得白嫩,現在我們還有周年慶的活動,400多元的體驗卡現在只賣268元,辦了卡之后就能做全臉排毒。”
在整個皮膚檢測的過程中,美容師不停地向信網推銷辦卡,體驗卡的價格也從400多元的原件降到了180元的學生價,最后竟然降到了38元。在信網明確表示不會辦卡時,美容師又稱產品還沒完全吸收,拒絕清洗掉額頭上的黑色膏體。10分鐘后,美容師看到信網堅決拒絕辦卡,才不情愿地擦掉了信網額頭上的美容產品。
(涂抹的“無牌”化妝品)
美容儀器不消毒 “無名”化妝品直接往顧客臉上抹
在探訪中信網發現,以這種“免費體驗”的方式拉顧客進店可謂是小型美容機構必要的宣傳手法。在李村商圈,信網先后被天璽國際和伊玫爾生活會館兩家美容機構拉進店內;在臺東商圈,有位于臺東萬達四樓的伊姿美爾SPA養生會館和當代商城的青島可諾丹婷國際美顏美體連鎖機構也采取這種方式招攬顧客。
雖然這些美容機構都以非常熱情的態度招攬顧客進店,可在實際操作中,美容儀器不消毒、不進行過敏試驗等行為屢見不鮮,甚至連使用的美容產品是什么都不能清楚地告知顧客。
在伊玫爾和伊姿美爾,美容師剛給上一位顧客做完皮膚檢測,就準備拿著沒有清洗消毒過的美容儀往記者的臉上放。在信網反復強調自己是敏感皮膚的情況下,美容師也沒有先在手背或者耳后進行測試,就直接將美容產品涂抹在記者的臉上。而贈送給顧客的產品小樣也只是簡單的一次性包裝,包裝上沒有任何關于產品批號、生產廠家以及生產原來的信息,也就是說顧客根本無法知道抹在自己臉上的究竟是什么東西。
信網再三打聽才得知,伊玫爾和伊姿美爾售賣的產品是臺灣高地集團的曦微系列,天璽國際的產品是自家的天璽系列,可諾丹婷的產品是自家的奧瑪生機系列,“我們家是合法合規的美容機構,用的都是無副作用的產品。”每一家的店員都對自家的產品很有信心。
雖然使用的產品不同,但這幾家美容機構都不約而同地向信網推銷自己的美容卡和體驗卡,這些體驗卡的價格都非常便宜,天璽國際給出了最低價格僅為38元,其他三家的體驗卡也只賣48元。
開美容院需要“兩證一照一表” 化妝品還得提前登記備案
在探訪中,信網發現被拉進店里的顧客大多都在20歲左右,很多女士也只是抱著體驗、嘗試的態度進店,可離開時經不住店員的軟磨硬泡,少則花幾十元辦了體驗卡,多則搭進去了幾百元。而根據青島市物價局的規定,美容產品雖然采取的是自主定價,但價格必須提前告知消費者,并在店內公示。
在這四家美容店里,只有伊姿美爾在店內醒目位置公示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和價格表,另外三家店或多或少缺少相關證件。
(贈送的小樣并無品牌標識)
信網從青島市李滄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的孫女士介紹說,經營美容場所除了需要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外,還需要衛生部門下發的衛生許可證,店內使用和銷售的化妝品還需要在食藥監備案。“美容場所的店面面積不得低于30平方,店內毛巾等美容用品都需要出具合格報告,并且店內還需要消毒場所和消毒設施,從業人員也需要辦理健康證。在這一系列檢查合格后,衛生局將辦法衛生許可證,每年還將對這些美容場所進行抽查。”孫女士還說,這些美容場所只能經營涂抹式的產品,不能經營注射針劑產品,“注射針劑屬于醫療機構經營范圍,如有市民發現美容院擅自經營針劑產品,可打電話舉報。”
青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美容場所使用的化妝品要在食藥監登記,工作人員會核查化妝品的批準文號、生產許可證等資料,并對化妝品進行抽樣檢測。
工作人員說,一般情況下商家應該主動向顧客介紹使用產品的名稱等信息,顧客如有要求還應當出示產品的資質證件。“如果商家拒絕提供這些材料,顧客有權要求停止體驗,并且馬上離店。”工作人員還建議顧客在沒有了解清楚化妝品的品牌、成分,或者沒有經過過敏測試前,不要輕易使用這些美容機構的產品,以免產生身體不適。
文/圖 信網全媒體記者 顧青青 劉裕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