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壯大“領軍企業” 培育“未來之星”
當前,未來產業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和競爭制高點,根據《關于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我市將在太赫茲、海洋電子信息、深海開發、空天信息、衛星互聯網、先進半導體材料、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八個賽道實現突破和探索布局。嶗山區擁有一定的科研基礎、人才資源以及產業生態,將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
開辟未來產業新賽道
記者從嶗山區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了解到,嶗山區在太赫茲、海洋電子信息、深海開發3個賽道已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空天信息、衛星互聯網、先進半導體材料3個賽道已開始起步發展,類腦智能、量子信息2個賽道目前尚未開展產業化。目前全區涉及未來產業的8個賽道共有科技企業20余家。其中,青源峰達已開發出太赫茲三維層析成像系統、太赫茲時域光譜教研系統等多款核心產品,形成了面向航天隔熱材料和涂層無損檢測等多個系統的集成解決方案。中科星圖發布了GEOVIS空天大數據平臺,打造低軌衛星通信產業發展高地。
下一步,嶗山區將打造未來產業創新策源地,研究出臺嶗山區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加快培育壯大未來產業三年行動方案,著力開辟未來產業發展新賽道;完善多層次實驗室體系,前瞻布局引育建設全國領先的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和技術創新平臺等科創平臺,獎勵支持建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推進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強化顛覆性技術給予;緊盯未來產業技術發展趨勢,跟蹤多領域、多學科、多技術交叉融合態勢,關注氫能、生物質能、超導材料和納米材料、碳捕集封存利用等領域研究前沿,敏銳捕捉顛覆性、突破性技術研發動向,常態化開展未來產業新賽道跟蹤預研,適時培育新增長點。
科技成果一站式轉化
推動未來產業成果轉化孵化,嶗山區深入推進“繁星計劃”,建設一站式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提供成果評估、技術交易、知識產權保護全流程服務。聚焦未來產業發展需求,引進和共建一批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于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支持駐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建設概念驗證中心,為項目提供定制化的市場評估和商業計劃,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設立成果轉化專項基金,支持駐區高校和科研院所早期科研項目開展概念驗證和小試研發,鼓勵有條件的駐區單位探索利益相關方參股共建運營機制,打造高水平未來產業中試基地。
加快未來產業起勢發展,嶗山區壯大一批“領軍企業”,圍繞太赫茲、海洋電子信息、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重點領域和細分賽道,重點打造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產業鏈帶動能力及市場引領作用的科技領軍企業,引導政策資源集聚;培育一批“未來之星”,建立未來潛力企業動態培育庫,每年篩選一批具有高成長性的未來產業企業,提供“一企一策”精準扶持;孵化一批“種子企業”,實施“科產投”聯動、“投育”聯動,建立“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聯動項目培育機制,培育未來產業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招引一批“生態型企業”,引導與本地產業鏈深度融合,提供上下游配套支持,推動資源共享與技術協同,共同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
建設未來產業加速園
加速未來產業創新要素集聚,嶗山區瞄準未來產業細分賽道,以四大新興產業專業園區為主力,探索建設未來產業加速園,支持未來產業領域的初創型企業集聚發展,遴選一批具有產業爆發力的未來技術成果,加快推動技術成果轉化落地;聚焦基礎學科及前沿交叉領域,加快集聚面向未來科技前沿的頂尖科學家和高層次人才;實施“匯智嶗山”人才政策,設立“人才貸”風險補償金,為高層次人才創辦企業提供貸款貼息補貼;將未來產業作為創新創業大賽重點領域,發現和引進一批創新創業人才;提升財政科技創新投入,健全普惠性和競爭性支持相結合的投入機制,推動實施“撥投結合”“先撥后股”等資金配置模式,支持創新型產業突破發展,吸引資本投資未來產業。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首席記者 張譯心 通訊員 呂林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