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你可太炫了”
11月10日,山東創(chuàng)意推出《“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漫游記》推介視頻在各大網絡平臺刷屏。視頻中,隨著片中木鳶的每一次俯沖、飛躍,一處處山東美景、一件件山東好品,讓人應接不暇。除了秀美河川、琳瑯好物,其中頻繁出現(xiàn)的青島“智”造元素,“科技范兒”十足,由中車四方研發(fā)的磁懸浮列車正風馳電掣;海底7000米,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帶著人們一睹深海的奧秘;海洋牧場中,魚兒歡騰,映照著山東火熱發(fā)展的海洋經濟;象征未來之眼的人工智能芯片構建的人工智能計算機集群,以每秒十億億次的計算速度為智慧海洋、平安城市、指揮交通、智能制造等領域提供強有力的算力支撐,賦能AI大模型應用??吹竭@些,網友不禁直呼:青島,你可太炫了!
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家
“走!我們乘‘蛟龍’號去探索一番。我是到海底7000米了嗎?”片中擬人化的國寶“紅陶獸形壺”的一句感嘆,仿佛把視頻前的觀眾拉到“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里,潛入深海探索海底奧秘。說起“蛟龍”號,“青島”對于它來說,扮演者一個重要的角色——“家”。首先,位于青島的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是“蛟龍”號的主要??亢途S護地點。其次,“蛟龍”號在青島進行了多次重要的科考任務,青島一大批高??蒲腥瞬艆⑴c“蛟龍”號的多次科考任務。
今年5月,“深海一號”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停靠國家深?;毓芾碇行拇a頭,標志著中國大洋83航次順利結束,實現(xiàn)了中國載人潛水器在大西洋的首次載人深潛科考。本航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也彰顯出青島這座海洋城市在海洋科考方面的擔當與實力。
豐盈深海“藍色糧倉”
“原來海洋牧場是這樣養(yǎng)魚的啊!”伴隨著“紅陶獸形壺”隨“蛟龍”號下潛到海底,眼前一片歡快的魚群讓它發(fā)出驚嘆。
做好“海”的文章,做大做強海洋經濟。青島是我國最早提出海洋牧場理念的城市,也是我國較早推進海洋牧場規(guī)模化發(fā)展的城市。近年來,青島將海洋牧場建設作為加快漁業(yè)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一極開展深化布局,耕海牧漁走在了國內前列。
近年來,青島加速布局海洋新興產業(yè)和未來產業(yè),奮力打造現(xiàn)代海洋經濟發(fā)展高地。截至目前,青島已經建成21處國家級海洋牧場,形成了可供全國推廣的“青島樣板”。那么海洋牧場,究竟能給海洋經濟脈搏帶來哪些不一樣的跳動?
金秋時節(jié)正值捕撈旺季,在青島西海岸新區(qū),近5萬畝現(xiàn)代海洋牧場,每天約20噸的鱸魚、鯛魚、黃魚等鮮魚銷往全國各地,年產水產品達100萬噸。前不久,服務于海上風電項目的漂浮式測風激光雷達在青島近海布放完成。這種雷達即使在復雜天氣條件下,也能對500米高度以下、半徑10公里左右的環(huán)境進行實時監(jiān)測,將風向、風速等信息傳回大數(shù)據(jù)平臺。
抓住海水養(yǎng)殖的種業(yè)“前端”,也就抓住了保障我國“藍色糧倉”的關鍵。多年來,青島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和“973”計劃中50%的海洋漁業(yè)科研項目,累計培育國家認定的水產新品種占全國總數(shù)四分之一以上,在青科研人員、科研單位及培育出的水產新品種數(shù)量皆居全國第一。未來青島還將強化水產育種攻關工作,把水產新品種變成更廣闊的產業(yè)效益。
擁有最強“貼地飛行器”
山海相依的青島,從海洋走入山澗。一列列飛速穿梭的列車,帶動著另一領域的飛速發(fā)展。片中出現(xiàn)的中車四方研發(fā)的磁懸浮列車,能以600公里時速風馳電掣,“碳星快軌”更是全球首列碳纖維綠色地鐵列車。
2021年7月20日,由中國中車承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在青島成功下線。這是世界首套設計時速達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也是當前可實現(xiàn)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而這套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成功下線,還標志著我國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是我國在高速磁浮領域取得的重大創(chuàng)新突破。
該項目于2016年7月啟動,由中國中車組織,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具體實施,聚集國內高鐵、磁浮領域優(yōu)勢資源,聯(lián)合30余家企業(yè)、高校、科研院所組成“聯(lián)合艦隊”共同攻關。
每秒十億億次智能算力
“這里就是未來的眼睛吧?”片中國寶亞醜鉞被“青島之眼——裸眼3D屏”給驚到了?;谌斯ぶ悄苄酒瑯嫿ǖ娜斯ぶ悄苡嬎銠C集群,正在這里以每秒10億億次的計算速度,為智慧海洋、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領域提供強有力的算力支撐賦能AI大模型應用。
近幾年,青島市將人工智能作為推動實體經濟振興發(fā)展的十大新興產業(yè)之一, 正加快完善全鏈條產業(yè)布局,高質量推進國家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應用先導區(qū)建設。去年2月,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線,是山東首個大規(guī)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有效解決青島及區(qū)域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算力需求和服務問題。上線后迅速與海爾、海信、中車四方、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50多家頭部企業(yè)和科研機構、高校,面向智慧海洋、平安城市、智慧交通、工業(yè)質檢、智能制造、智慧電力六大領域,實現(xiàn)了70多個算法模型創(chuàng)新,孵化了120多個場景化解決方案。
這個在大屏幕上猶如一只“眼睛”的人工智能計算機群的算力非常強大,其運算速度達到了每秒十億億次,相當于5萬臺高性能計算機的算力水平。這種強大的算力使得青島人工智能計算機群能夠為各領域提供強有力的算力支撐,推動產業(yè)升級和質變。此外,人工智能計算機群在青島市的產業(yè)布局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它解決了算力普惠、科研創(chuàng)新、應用孵化與落地、人才培養(yǎng)等關鍵問題,推動了青島及區(qū)域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算力需求和服務問題,大幅降低了昂貴的算力成本,面向智慧海洋、智慧城市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應用和研發(fā)工作。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養(yǎng)殖工船,每年可以生產3700噸左右高品質魚類的“國信1號”;還有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和首個“氫+5G”智慧綠色碼頭——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以及海爾智家智慧生活場景、海信VAR“裁判助理”電視……可以說,片中出現(xiàn)的這些大國重器,青島“智”造,無不是青島高質量發(fā)展累累碩果的生動投射。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