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公里的浮山,地跨市南、市北、嶗山三區,被稱為青島的“綠肺”。經過多輪整治,如今的浮山生態公園整治已現雛形。昨日,記者從公園管理處了解到,浮山生態公園6月底前將完成(嶗山區片)主體設施建設,年底前有望基本建成。未來,以“一環三園八景群”為規劃結構的浮山新景將一一呈現。
依據市十五屆人民政府第45次常務會議部署,自2015年春季開始,按照《浮山城市生態公園總體規劃》和所轄浮山區域范圍,市南、市北、嶗山三區政府分別啟動并鋪開了浮山西(市南區)、北(市北區)、南(嶗山區)三個分區生態公園的規劃建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繼續推進浮山綜合治理,三區政府也分別明確了今年的浮山治理工作目標,即年底前生態公園基本建成。
浮山三個分區生態公園中,嶗山區的建設面積最大,根據嶗山區計劃今年實施12類51個項目, 6月底前可完成公園主體設施建設,年底前要基本建成(嶗山區片)分區生態公園。目前,包括運動場地、休閑廣場、主次入口、登山步道、墓地改造以及綠化提升等已有19個項目開工,6月底前完成建設,32個項目正在進行工程設計方案的完善提升。
經過浮山香苑和浮山果藝生態園兩個項目的建設改造,近幾年市北轄區范圍的浮山北部生態公園已初具雛形,這次綜合治理的主要內容是景觀提升和植樹補綠兩個項目工程,去年已全部啟動。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北部生態公園主入口、防火隔離帶、浮山北麓水系攔水壩等節點打造和植樹補綠、服務設施建設等提升完善,年底前也將建成分區生態公園。
市南區浮山區域內主要是實施消防、游覽道路建設和完善游園景觀節點及消防、服務等配套設施。今年春季重點是建設7條消防道路以及配套的蓄水、消防、監控工程,以及寧德路、銀川西路入口2處景觀節點工程。目前,已開工建設4條道路,后續市南區還將投入資金在區域內建設步行游覽道、公廁、管理房等設施,目前正在進行前期準備。
規劃: “一環、三園、八景群”
根據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浮山綠化管理和生態保護的決定》,最新的浮山綠線保護范圍面積為698.98公頃,涉及市南、市北、嶗山三區及15個社區。最新規劃顯示,生態公園總體規劃結構為“一環、三園、八景群”。
一環,是指環山綠色生態景觀帶。即在充分利用已有道路系統的基礎上,進行補充、貫通,形成連續的環山消防路網,并串聯起市民健身、康體活動線路和文化歷史景點,形成沿山腳、山腰的一條樂活健步景觀帶。
三園,是根據行政管轄區域,將公園分為西部生態公園(市南區)、北部生態公園(市北區)、南部生態公園(嶗山區)三個生態公園區域。
八景群,即西部生態公園(市南區):絢彩金秋景群(104.7公頃);北部生態公園(市北區):浮山香苑景群(54.7公頃)、果藝生態景群(135.6公頃)、翠峰迎賓景群 (9.1公頃);南部生態公園(嶗山區):綠蔭野趣景群(51.7公頃)、云谷茗香景群(33.7公頃)、山水文化景群(173.8公頃)、山岳攬勝景群(124.7公頃)。
據了解,此輪規劃在2006年綠線和2008年浮山城市生態公園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將周邊閑置建設用地、城市綠地以及急需治理荒地一并納入規劃范圍,生態公園規劃面積進一步擴大到了近7平方公里。
此次規劃按照現代的園林綠化理念,體現“讓生活走進自然”和“以人為本”。
嶗山區:“二帶、三區、七線、九峰十八景”
浮山生態公園(嶗山區)共涉及中韓街道金家嶺、山東頭、王家麥島、徐家麥島、大麥島、大埠東、北村、小埠東8個社區居委會及市社會福利院、海利豐等,占地面積約5046.38畝。
園區總體規劃可概括為“二帶、三區、七線、九峰十八景”,即:“兩帶”休閑攬勝帶、叢林健身帶;“三區”九峰攬勝區、疊翠茗香區、蓮池休閑區;“七線”科普文化線、佛學文化線等七條能夠登達山頂的特色路線;“九峰十八景”浮山頂等九座山峰以及觀音石等十八個景觀節點。
市北區:“一帶、十路、十二景”
市北浮山生態園建設范圍位于浮山西北部,以銀川西路為界,將整個基地分為東、西兩部分山體,總面積約246公頃。市北浮山生態公園的規劃在保護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以“聞香、多彩、康體”為主題,以增綠、多彩為設計手法,規劃特色園區,改善現狀單一綠化,提升植物群落層次,打造“春花、夏綠、秋彩、冬趣”為一體的生態公園。
景觀設計 “一帶、十路、十二景”,一帶即七彩健身帶——串聯了整個園區的特色景觀帶,打造彩色生態廊道。在保證山體生態環境免受破壞的基礎上,利用現狀空地,規劃特色景觀節點,開展特色時尚聞香、康體運動。
十路即規劃十條主題樹種路。以春花、夏花為主題,建設長度超過4000米,為青島最長的特色植物主題道路:花色路帶。十路包括5條花路:櫻花路、紫薇路、玉蘭路、海棠路、碧桃路,5條林蔭路:樸樹路、櫸樹路、五角楓路、杜仲路、黃山欒路。
十二景:是指沿一帶兩側按不同景觀特質規劃的景點。劃分為北部主入口、翠峰迎賓、水上垂釣、落輝紅暈、果林步道、百米紫藤長廊等多個景點。
市南區:“絢彩、康體、休閑”主題山體公園
浮山市南區域位于浮山西部,以銀川西路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山體,面積約118.85公頃。自2015年開始,用2—3年的時間完成浮山綜合整治。計劃總投資1.1億元,其中生態公園建設投資8000萬元,懷念堂建設投資3000萬元。
其中,今年計劃投資3000萬元,主要完成消防通道及消防設施建設、游步道建設、增設監控、公廁及休閑座椅等配套設施。浮山市南區生態公園規劃建設的主題是以 “絢彩、康體、休閑”為主要景觀特色和功能的城市山體公園。
整個市南區浮山生態公園體現以“靜”為主的休閑養生功能氛圍。主要景觀包括:“迎春送暖”、 “天山康樂園”、 “百花涓流”。浮山建設的交通路網包括一級、二級、三級路。一級路4米寬,主要用于消防及公園管理,二級路1.8-2米寬,作為主要的登山及游覽路線,三級路寬度1.2-1.5米,是對游覽路線的完善并豐富山地游覽的體驗,游人沿登山路可以到達健身園區、觀景平臺、山巔,欣賞山谷、山海景觀;浮山植被規劃充分利用和保護現有林木,在主要節點和游線處增加和豐富植物品種,按照適地適樹原則,注重鄉土樹種和特色草本的使用,形成特色植物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