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一結束,冷空氣就開始囂張跋扈,蛇年首場寒潮攜大風降溫亮相,來添油加醋!
這幾天我們算是經歷了今年以來最“凍人”的兩天!
陣風11級!氣溫跌至-11℃!青島市區最低氣溫創今年入冬以來新低,體感溫度甚至一度達到了-15℃以下!此次冷空氣過程以大風降溫為主,降水較弱。低溫疊加強風,風寒效應顯著。
那啥是風寒效應?
為啥風一吹更冷?
風寒效應是指在一定氣溫下,因風力的增加,而造成體感溫度比氣溫明顯偏低的現象。這是因為風會加速人體熱量散失,使體感更冷。具體來說:當氣溫在0℃以下時,風力每增加2級,體感溫度會降低6℃到8℃。
接下來兩天低溫將持續,今天全市基本均為高健康風險,明天雖然溫度不會下降,但是因為滯后效應,高風險全部上升為極高風險,提醒大家特別注意健康防護。
低溫寒潮的健康影響
呼吸系統疾病
低溫可以使呼吸道的局部毛細血管收縮,黏膜上的免疫反應減弱,通氣換氣功能受到影響,導致呼吸器官功能失調,誘發一系列呼吸系統疾病。低溫寒潮還是誘發感冒流行的重要因素。近期,流感、支原體肺炎等疾病高發,需重點防范。
心腦血管疾病
冬季氣候干燥,體內容易缺水,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其次,寒冷會刺激血管收縮,導致動脈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心腦負荷加重,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病。
骨關節相關疾病
氣溫降低時,人體血管收縮,肌肉和韌帶柔韌性較差,對關節的保護力度減弱,容易造成關節損傷及骨折。低溫刺激還易誘發腰痛、肌肉痙攣等。
其他不良健康影響
冬季干冷、多風的天氣容易使人體皮膚干燥缺水、機體內環境失衡,皮膚受刺激引起刺激性皮炎、炎癥和濕疹等。研究發現,低溫還會導致腎臟疾病的發病率增加,對消化系統也有影響。
健康防護建議
(1)居室溫度要適宜
①室內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適時通風換氣。
②出入溫暖的室內時,注意溫度的緩沖,不宜忽冷忽熱。
③使用取暖設備時,避免發生燙傷和一氧化碳中毒等意外事故。
(2)出行安全要牢記
①盡量避免氣溫較低時段外出,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和強度。
②大風天氣外出時注意高空墜物,雨雪天氣外出時注意防滑防跌倒,盡量避免在冰面行走或騎行。
③開車出行時注意駕駛安全,及時了解路況,制定合理的出行計劃,保持良好視野。
(3)身體狀況要注意
①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注意頭部和胸腹部等身體核心區的保暖,以防凍傷和失溫。
②體溫低于正常時,盡快進入溫暖場所,及時補充熱飲。
③出現胸悶、胸痛、心悸、頭暈、冷汗等癥狀應立即休息,若不能緩解,應立即就醫。文/信網記者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