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位于市南區軟件園的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經過8年的厚積薄發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正如鼎信通訊副總經理王萍所說:“自主研發是公司發展的原動力,也是快速成長的引擎。”
近年來,市南轄區內企業集群逐漸發展壯大,尤其是創新型科技企業。不可否認,企業自身努力是重要一環,但更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引導與主動指導,二者“功勞”缺一不可。新經濟形勢下,隨著市南區企業規模的日益龐大,這艘“經濟巨輪”的噸位也變得越來越大,但正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力量源泉,借著這股由創新提供的“東風”,巨輪正加速向國際經濟腹地航行。
撬動社會資金放大基金高效能
“大眾的‘病’我能治。只要在柴油車上安裝我們的產品,尾氣排放一定達標。”當大眾集團因深陷汽車‘排放門’事件而危機重重之時,青島盛騰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文亮拋出了這樣的“豪言壯語”。田文亮的底氣源于該公司耗時5年研發的盛騰ST6.0型節能減排裝置成功運用。“該裝置使用了國內外幾十家行業內頂級企業的部件,是世界相關領域優勢產品的集大成者。”田文亮說,這一裝置是世界首款臭氧助燃及納米遠紅外高分子技術柴油車節能減排產品,盡管體積不大,卻擁有18項專利。
青島盛騰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市南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市南區地處青島市中心區,可謂寸土寸金,沒有大空間發展實體經濟。如何在有限的空間發展好實體企業?市南區把重點放在培育行業創新型“小巨人”上面。市南區憑借歷史積淀深厚、地理條件優越、商務配套齊全等優勢,特別是科研院所和大學眾多,有利于吸引研發型高端人才,為匯聚創新型“小巨人”奠定了基礎。
為此,市南區出臺了《關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通過挖掘潛力企業、培育重點企業、跟蹤領軍企業、招引優勢企業,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梯隊,由后置審查改為前置指導,逐步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機制,形成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大眾創新為基礎、其他各領域創新為支撐的全面創新格局。此外,市南區還積極引導銀行、擔保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通過與市科技局、銀行、社會擔保機構合作設立400萬元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通過撬動社會資金實現了財政資金37倍放大效應,總規模達到1.5億元。
廣泛吸納人才創新注入新活力
體系化的模式全面推進創新工作,成為促成創新型“小巨人”聚集的最大推動力,一大批創新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形成蓬勃發展之勢,一些領域的自主創新甚至走在了全國乃至世界前列。
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樣的企業,該公司2008年4月份扎根于市南區軟件園,以載波及總線通信芯片的研發成果為基礎,將其應用于電力、消防等嵌入式智能產品的研發、生產,是一家有扎實基礎理論與系統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過去3年,該公司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達70.36%,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1.79%,實現了高速增長。目前,鼎信通訊提供的載波通信技術產品在國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載波類產品招標中應用的份額超過50%,位列全國第一。
從8名員工到2500多人的工作團隊,從零基礎做起到成為載波通信行業里的翹楚,鼎信通訊經過8年的厚積薄發,終于在今年10月11日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對于公司這樣的成長速度,王萍表示,自主研發是公司發展的原動力,也是快速成長的引擎。“我們非常重視技術研發,專門成立了基礎理論研究院,從‘根’上做研究,而并非是半路出家。”
青島厚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是市南區創新型“小巨人”的典范。今年夏天青島第二海水浴場及奧帆中心部分海域曾出現一道“奇觀”:浴場外延是茫茫滸苔,浴場內卻是潔凈海面。創造這一奇觀的“功臣”是青島厚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發明的新型滸苔攔截裝置。為了這套裝置,公司研發團隊經過了3年有針對性的研發,對滸苔的生長環境、生長機理、漂浮特點,以及海流的漲跌、流向、流速、潮涌、浪高等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后研制而成的,產品蘊藏著12項專利。今年7月份,青島厚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在奧帆中心、二浴外海、二浴內海分別鋪設了1000米、1500米和575米新型滸苔攔截裝置。經過多日連續觀察發現,該裝置攔截效果極佳,除了裝置與岸邊連接處漂過少量滸苔外,所有攔截區域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滸苔及其他漂浮物侵擾。
這套滸苔攔截裝置只是青島厚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創新工作的一個小作品,該公司在地下埋設物信息化、可視化管理上的突破更是傲視全球,其發明的“地下埋設物標識裝置”大數據管理系統在第43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從1000余件專利中脫穎而出,攬獲金獎。
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市南區這些創新型“小巨人”,通過科技創新贏得市場,正在成為市南區經濟版圖中的重要一環。據悉,目前,市南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達49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3個,擁有國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2個,國家備案眾創空間15個,各項總量指標均居于青島市前列。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